松多孔、表面粗糙、強度低,不能滿足使用的要求。而最后加入的漿水,則能夠使纖維表面產生天然半纖維素膠粘劑,來強化纖維結合力和物理強度。
胡萊自然不知道這種漿水為何物,便問道“此漿水由何物所制?”
朱振看著他笑笑,露出一口白牙“呵呵……”
朱振笑吟吟的看著胡萊。
這老貨不知廉恥啊!
這種由蘆葦和其它草料混合制成的漿水,正是造紙的關鍵之所在,告訴你?就算現在沒有什么產權意識,但是這已經屬于“秘方”的范疇,是足以傳家萬世福澤子孫的東西,怎么可能輕易示人?
胡萊也知道自己唐突了,被朱振這兩聲“呵呵”笑得面皮發熱,窘迫不堪。
不過看著朱振得意的樣子,又氣的咬牙,心想總不過在我眼皮子底下,就不信弄不出來這種漿水的配方。等到被某弄明白這關鍵之處,哼哼……
想了想,卻發覺就算自己掌握了這種漿水的配方,也不能將朱振一腳踢開。
現在朱振算是以技術入股,借助胡家僅存的遍布江南的銷路。但是朱振可是有著在南國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自己又不是劉家能夠讓朱振有所顧忌,要是敢玩一招絕戶計,保準分分鐘被朱振來個真正的絕戶。
至于那“軸承”之秘,更是想都別想。
此物之精髓在于起鐵質優良,而遍數華夏之翹楚,莫過于生產出無數如神奇般火炮的軍山。即便朱振將“軸承”的制作方法告訴胡萊,胡萊也不可能得到如此優良的精鐵來制作。
看著水碓房內轉動不息的齒輪石磨,以及來來往往腳不沾地的仆役雜工,胡萊不由得感慨萬千。朱振不僅僅是掌握著全新的造紙秘方,更有一套嚴密的體系來支撐,強過胡家以往的造紙作坊何止一倍?
只要所造出的紙張質量不是太差,這門生意大賺特賺幾乎是注定的……
二人自水碓房走出,沿著平坦的道路向作坊的正屋走去。
微風陣陣,竹葉沙沙,滿眼青翠,漫山疊嶂。
作坊正門外建了一溜水池,用來抄紙。此時正有不少抄紙工把舂好的黏稠紙漿放入紙槽,加水攪拌,溶解均勻,成為稀薄的漿液。抄紙工把竹簾放入紙漿,輕輕晃動,使紙漿均勻沉淀,形成一層膜,就成了濕紙。再把竹簾放到紙架板上,輕輕揭起竹簾,濕紙就留在了板上。
這樣一次次重復,積累出厚厚一疊紙,慢慢榨干水分。
一個須發皆白的老工匠正背著手,挨個查看抄紙工的操作程序,若有錯誤之處,便站在旁邊語氣和緩的詳細講解。一邊干活的抄紙工也會留神傾聽,若是自己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會立即加以改正。
抄紙工是一門技術很強的手藝,若是能練成這一門手藝,這一輩子都不愁吃上飽飯。
老工匠講解的時候很詳細,很認真,神情和藹,絕無半分驕橫之態。看得出來,那些抄紙工對這位老工匠亦是非常尊敬,在他講解的時候,大家都輕手輕腳避免發出聲音,打擾到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