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戰(zhàn)前演習,也已經(jīng)是商朝早期的事情了,在子受這個時候,因為實在沒啥用,萬舞漸漸從提升士氣的戰(zhàn)舞變成了祭祀的儀式,只在小范圍內(nèi)流通,在大多數(shù)人所認知中的舞,更多是柔美、增加情趣的舞蹈或是未禁絕巫祝時禱告天神的巫舞。
當然,子受所在的是封神世界,與正史有些不太一樣,正史中是進入春秋戰(zhàn)國之后,萬舞的戰(zhàn)爭屬性才開始逐漸消失,那時除了楚國這樣的“蠻夷之國”還保留了萬舞中的戰(zhàn)爭和求偶元素外,中原諸國幾乎都不再將萬舞用于戰(zhàn)爭,而僅僅將其用于祭祀、飲宴之類的活動。
《左傳》對萬舞也有著相關記載,俗話說好玩不過嫂子,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息夫人在丈夫去世后,小叔子垂涎其美艷,在她的宮室隔壁跳起了充滿男性氣息的萬舞,想要勾引她,息夫人于就哭泣道:“先君讓人跳這個舞蹈,是用來演習戰(zhàn)備的,現(xiàn)在令尹不用于仇敵而用于一個未亡人的旁邊,這不是很奇怪嗎?!”
戰(zhàn)舞,說起來好聽,也確實是能提升士氣操演軍陣,可也注定會被歷史所淘汰,畢竟很想象兩軍開戰(zhàn),一方的將軍帶頭在陣前尬舞。
因而子受很有信心,既然已經(jīng)是被歷史淘汰的東西,那他肯定就得想方設法撿起來?。?
尬舞就尬舞,不僅僅是武舉人學會了萬舞才能進入行伍,現(xiàn)有的朝中將軍也要好好進修,才能繼續(xù)領軍!
什么?荒唐?
荒唐就對了!都給我好好推廣藝術文化!傳到幾千年之后也是個國粹!
舉人們卻是沒反應過來。
不是...
我們都是沖著上陣殺敵來的,刀劈豺狼手撕虎豹一槍痛死一個敵人,咋還得學跳舞?
難道兩軍對陣,別人一陣箭雨射過來,我們以尬舞迎擊?
“來吳校尉,演練萬舞讓他們看看!”
子受大手一揮,萬舞的“萬”字其實起源于蝎子,也是因為蝎子才會演變成這種男性展示雄風的舞蹈的名稱。
蝎子的兩鉗巨大,如同人類男性強壯的雙臂,而蝎子在感到危險時高舉前肢的習性也象征著男性的勇武和好斗,因而,戰(zhàn)舞就成了勇敢、無畏,激勵將士的不二選擇。
吳龍雖然是蜈蚣精,但他和蝎子精很熟,所以這萬舞,也算懂得那么一丟丟,看了昆侖城里的萬舞記載,就掌握了七八成。
“萬乎!萬乎!”
吳龍為首,打著鼓點,身后是一支約為百人,排成六行、六列的軍士,左手執(zhí)盾,右手執(zhí)板斧,鼓聲中,雙手揮動雙腳踩踏,宛如萬蟲。
陽光灼灼,照在吳龍的臂膀和胸膛上,幾滴汗水落到鼓皮上,鼓聲愈加激烈,他身后的將士則是狂放嘶吼,將舞姿襯得更加猙獰張揚。
圍觀的人群這時候仿佛忘記了賭輸錢一般,紛紛叫好,一些女子則是雙目望著將士們,不由得羞紅了臉,時不時指指點點。
原因無他,這些將士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出的精壯青年,身上的肌肉一個比一個結實,日頭直直曬在臉上,雖然不一定有多么帥氣,但年輕,線條硬朗,壯實的身板配合萬舞的動作,極為引人注目。
驕陽之下,盾牌板斧揮舞如風,健碩的身體泛著銅器般的光澤,動作間,英武逼人,威武雄壯。
子受一揚手,吳龍也一揚手,接著正跳著萬舞的將士們鼓噪一片,有的甚至跑到那些武舉人身側,挑釁一般向他們舞起板斧。
“好!朕欲天下布舞,非習萬舞者,不得入行伍!”
子受拍手叫好,織田信張以天下布武來奪取天下,我就能以天下布舞讓天下人跳出極樂凈土!
這在武舉人看來無疑始終諷刺。
上陣殺敵還不如跳舞?
雖說經(jīng)過這么一操演,他們確實看到了萬舞的氣勢,但氣勢歸氣勢,氣勢能殺敵嗎?
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