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反應看在眼里,很不錯,弊大于利才對,要是利大于弊他還真不干。
唯一的問題,是如何讓群臣通過裁軍的提案,這不是他一句話就能辦下來的事,六部上下都要配合,要是群臣全反對,還有些麻煩。
“陛下,臣有奏!”
子受揮了揮手,肯定還是花式勸諫,懶得聽。
雖是如此,崇侯虎還是出列道“臣以為,裁軍可行?!?
“諸位可以想想,朝歌之中的軍隊,大多是先王時所招募,如今已有十五年,其中便是最小的,也早已不惑,他們大多未有成家。”
“傳宗接代為大,這也是所有將士的一致心愿,有糧餉又有何用?一生無子嗣,愧對列祖列宗,小有余財,全都帶入了黃土。”
“何況這十多年下來,許多將士都已經年邁勞累,他們也想過尋常百姓的生活,難道入行伍后,就必須老死軍營或戰死沙場嗎?”
“他們為國盡忠十數年,應當解甲歸田安享太平!”
崇侯虎這番話說出來,兩列文武紛紛忍不住點頭,更有多憂愁善感之人,露出隱惻之意。
是啊,不能說入伍參軍了,就把他們禁錮一輩子,有妻兒的還好,有個盼頭,那還沒成家的呢?
朝歌這批常備軍是帝乙先王所募,那時候他們才十五六歲,沒幾個人成家,年紀越大,越不容易有后代,如果再拖下去,這批將士起碼有七成會絕后。
他們為國盡忠參軍十數年,最后落得個無子嗣的結果?
裁軍雖然于理不可,但于情,卻是可行。
魯雄焦急的臉色也略有一些變化,拈著胡須皺眉道“晉王所言不無道理,但流民是否能成軍是個問題,大軍不可輕易變動?!?
說著說著,他不好意思起來,為了保持軍隊戰斗力,就讓這么多人有無法傳宗接代的危險,實在有些過意不去。
但有大商內有諸侯不臣,外有西戎東夷虎視眈眈,一味防守太窩囊,理應保證一定的兵力主動出擊,打出氣勢。
群臣還要再勸,但崇侯虎也有幫手,一堆異族侯爺出聲聲援。
子受頓感欣慰,到底還是有無腦舔狗??!
而且崇侯虎說的沒錯,說理說不通,那就講情,咱們為這些士兵多想想,怎么能讓他們連個孩子都沒有呢?
一定得大力裁軍,裁完之后給每個人送冊小劉備,帶圖的那種,爭取讓他們早日成家生子,將人文關懷堅持到底!
子受大手一揮“朕覺得,晉王說的沒錯,這樣吧,裁軍之后,不限制流民入伍的數量,裁去一萬常規軍,就納入兩萬流民,流民中的青壯不足,就從奴隸中挑,張將軍還要去各地解放奴隸,往后人口只會越來越多,這也算是為他們解決了生計問題?!?
“陛下,如此一來便需要更多的糧餉,甚至還需打造新的甲胄、兵刃,國庫不堪重負??!”
魯雄連道不可,招募更多的流民確實是個辦法,但沒錢。
要是有這么多錢,直接賑濟流民不就好了,哪用得著裁軍。
子受擺擺手“沒錢就掙,朝歌貴族榨干了就找其他諸侯手底下的貴族。”
其他貴族?
群臣面面相覷,找朝歌貴族要田賦也就算了,那些貴族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可大商已經與諸侯反目,恐怕那些諸侯明年都不可能來朝歌朝賀,又會少一堆銅、鹽供奉,這種情況,還指望他們治下的貴族給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