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以降低板車的重量。麻煩是麻煩了一些,但安全至上。
經過至少四個小時的忙碌,五千部隊才陸續過河,也沒辦法繼續前進,畢竟都已經下午四五點左右。時官看了看天氣情況,然后上前匯報,說明天可能會下雨。這個時節,隔幾天下一場雨很正常,換了江南雨水會更多,甚至可能會有一兩場臺風暴雨。
“扎營吧……”既然‘可能’會下雨,劉韜也沒辦法讓士卒將就一晚,只能下令安營扎寨。地點選擇在一片開闊的區域,這里視野不錯,配合‘風龍的洞察’可以很好預警。
也是從最近十幾天開始,他算是明白,為什么上千里的距離,按說十一天左右就能走完,為什么經常要走一兩個月。
就這天氣時不時下雨的,也沒辦法冒雨行軍吧?就算可以,身上的甲胄和糧食物資怎么辦?所以一下雨,就不得不安營扎寨,等待雨天過去。
真要那么算,盧植從五月中旬左右,在廣宗包圍賊人,是不是也因為下雨的關系,一直沒辦法打?劉韜索性算了算時間,發現從五月中旬(農歷)開始,便是夏至前后,臨小暑和大暑……這種天氣就算不下雨,能打仗?
真虧左豐還能污蔑盧植不主動出擊,那么熱的天氣讓他帶兵打仗看看?
關鍵靈帝還信了,真不知靈帝是不知道時節問題,還是在他看來就算讓官兵尸骨遍野,也要優先把賊人討伐了?考慮到靈帝小時候,也跟著母親經商,后者的可能性居多!
士卒們接到軍令,已經開始陸續忙活起來,浮橋拆卸,木板還是能用的,至少搭設營寨還能用到。挖了一些簡單的陷馬坑,同時四個方向準備了篝火,把簡易的軍營構筑起來。
有了柵欄的保護,士卒們心里都覺得安穩了不少。火頭軍早早就開始埋鍋造飯,或許是靠水,今晚似乎是軟乎乎的大饅頭。可惜找不到漁村或漁民,否則可以買幾條魚加菜。
與此同時,潰逃回來的士卒,最終回到下曲陽,第一時間找到了張寶。
“我派出去三千五百戰兵,結果就回來了一千?”張寶對戰果非常不滿,說好情況不妙立刻就逃,結果死了那么多。尤其是騎兵,太平教最缺的就是騎兵。
“敵軍……”逃回來的賊將,少不得添油加醋,把劉韜部的強大說了出來。
“你敢欺瞞于我?”張寶頓時聞言暴起,“你還不如說,是邊軍南下了!”
卻不想賊將再三保證,官兵的確非常強大,張寶就算還是不信,也不得不謹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