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要送進宮的,萬萬不能有半絲瑕疵。”這句話,五天來,老關不知說了多少遍,負責為綢緞評級的女工在這句話的作用下,誠惶誠恐,一匹絲綢只要有針眼那么大的瑕疵馬上評為二級,也就是不能送進宮,但可以高價賣給皇親國戚、勛貴、官宦。
至于那些送進宮的,完全做到零瑕疵。
這樣的綢緞一共十車,由賈小四帶人過來交接,清點無誤后運進宮。
老關悄悄塞給賈小四一塊金錠,金光閃爍間,賈小四克制住拿到嘴邊咬一下,驗證真偽的沖動,眉開眼笑地道“娘娘說,織一些花色老成的。”
花色老成的?老關身為安鄉伯府的管家,成天和勛貴們的管家打交道,早就學會聽話聽音,忙道“可是太皇太后要用?”
宮里的娘娘那么多,真正說話管用的只有一位,那就是太皇太后,現在孫太后的話都不管用,老關卻覺得,賈小四提的娘娘是指錢皇后。
錢皇后上頭有太皇太后和孫太后,正好借新式織機織出來的綢緞孝敬兩位長輩。而大權在握的太皇太后當然是首先孝敬的對象,她的年紀也大很多。
“可不是。”賈小四道“最好多一些花色。”
“好,小的這就讓繡娘畫些花樣子。”老關毫不猶豫答應下來,道“五天后公公過來,一并送進宮。”
見老關這么痛快,賈小心心情大好,道“那敢情好。”
綢緞拉進宮,尚衣監作價,五天后將銀子送過來,同時再拉一批綢緞進宮。老關送走賈小四,馬上叫鄭氏過來,讓她趕緊畫些花樣。
畫花樣子供宮里的貴人挑選,宮里貴人挑剩下的,可以織成二等綢緞。鄭氏靈感涌現,馬上組織出色的繡娘著手做這件事。
六百個織布的女工,六成是繡娘,只要是繡娘,就沒有不會畫花樣子的。勛貴府里來的繡娘,花樣子猶其出色。她把這些人抽調出來,讓她們專心畫花樣子,再招一些人頂替她們上織機。
這件事報到張寧那里,張寧對鄭氏的行為大加贊賞,倒不是為宮里貴人畫花樣子的事,而是鄭氏無意中做了一件事設計。她誤打誤撞,將現代設計的理念完全實行了。
“畫花樣子這些人,月例提高三成,鄭氏的月例提高五成。”張寧道。
提高這么多?那些人只是動動筆,比上織機的婦人們清閑多了。老關道“會不會太高了?”
“不會,就這么辦吧。”張寧道。設計人才應該領高薪嘛。
老關答應了,又呈上帳本“紡織廠開業五天,所織布匹供不應求,這是五天來的帳。”
張寧翻了翻,目光停在末尾長長的名單上,上面寫著還欠某府某商號多少匹布。以現在的生產能力,欠的數量,怕是得生產半年才能還上吧?這還只是京城地區,要是行銷全國的話,紡織廠再大十倍的規模也不夠。
張寧道“這些訂貨的人家商號,可交了定銀?”
“交了三成。”
“很好,就這樣吧。”
交三成就好,哪怕他們買了織機,自行織布。張寧無聲自語。他沒有對照兩邊的名單,不清楚買綢緞買布的人和訂織機的名單是否重疊。不過,按理來說,應該會有一部分吧。
老關笑道“是不是給老爺寫信?”
公子撐起門庭,老爺一定高興壞了。
“你去挑幾匹好布,我寫完信,一并送去吧。”張寧道,自家產的東西,挑好的孝敬老爹,盡盡孝心。
“哎。”老關興興頭頭去了。
…………
五月的京城,白天黑夜溫差頗大,近午的陽光灑在身上,讓張寧額頭微見汗漬。
他掏出帕子拭了拭額頭的汗,無聲嘀咕“夏天穿這身衣服豈不受罪?”現在已經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