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瓦剌朝貢的大事,楊榮心情極為暢快,起身行禮道“老臣告辭。”
朱祁鎮準了,留張寧在殿中說話。
目送楊榮有些佝僂的背影離開,張寧突然覺得楊榮特別蒼老。他比楊士奇還小幾歲,為何背影看起來老成這樣?
…………
太平廠的管事鄭氏每叫一個名字,便有一個織女上前,從老關手里領取一錠銀子、若干碎銀子,以及數量不等的銅板。
領到銀子的織女滿面紅光,笑得合不攏嘴,排隊等候領銀子的同樣滿面紅光,笑得合不攏嘴,一雙雙眼睛不時落在放銀子的盤里,以及裝銅板的筐里。
這些,都是她們的。
除了勛貴府里出來的繡娘,織女們何曾有過這么多銀子?十多兩哪,那得多大一筆財富?給兒子娶媳婦,為女兒辦嫁妝還綽綽有余,要是能在這里干一年,置辦幾畝良田,家里日子就好過多了。
織女們的月例發完,輪到管事,叫到三鳳的名字,鄭氏道“三鳳這個月最多,足足十八兩三錢。”
織女們怔了一下,炸開了窩“為什么她比我們多那么多?”
管事也得像織女們一樣干活,踩腳踏的力氣大,踩得快,織女織得多,可不是領得多?但也沒多二三兩吧?這也太過了。
“我就領這么多,不服氣?不服氣,你們舍得下力氣呀。”三鳳大聲回擊,樂顛顛跑過去,按下手印,領了銀子。
她嫁妝豐厚,不愁嫁。
三鳳難得有底氣一回,決定等會去安鄉伯府找姐妹們說說話,順便炫耀一下,要是能遇到公子一定要謝謝他。
三鳳滿心歡喜領了月例,揣在懷里出了紡織廠的大門,就見兩個小太監抬一副牌匾,在門口吆喝“陛下賞匾,接匾。”
老關和鄭氏搶了出來,跪在地上,磕頭道“謝陛下賜匾,只是東家不在,公公可否稍等片刻,容小的去請東家?”
稍胖一些的小太監道“不用,你們把牌匾掛上去即可。”
還可以這樣?這可是御賜之物。老關先反應過來,道“公公,小的不敢對御賜之物不敬。”
若是皇帝知道降罪下來,豈不連累公子?這怎么使得。
瘦小些的小太監道“你們東家這會兒在昭仁殿和陛下閑談呢,你們上哪找去?”誰不知道紡織廠的東家是錦衣衛指揮使張寧?
公子在昭仁殿見駕!老關和鄭氏歡喜不已,公子深得陛下信任,安鄉伯府自是越來越興旺。
“快接匾啊。”瘦小些的小太監道,這匾怪沉的,你們不知道么?
老關忙喊在一旁呆怔怔看熱鬧的三鳳“快搭把手。”
既然不是非公子不可,他就接了。
鄭氏和另一個織女各抬來一把梯子,他和三鳳一人一邊,爬上梯子,掛好匾。
鄭氏不識字,老關做管家久了,粗淺的字多少識得一些,見牌匾上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太平廠”,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這可是皇帝親筆所題。
…………
張寧出宮后,回錦衣衛大院處理完公務,直到酉時才回府。
天色將黑未黑,門前兩盞氣死風燈的光線便有些暗淡,張寧的馬車從側門進去,一人大聲喊“張大人,郭有道求見。”
郭有道從上午等到這時,一盞茶早喝成白開水,好不容易見一輛馬車進去,哪還會不明白是張寧回來?
老仆道“嚷什么嚷?”還懂不懂規矩了?
郭有道來做什么?車子在滴水檐下停了,張寧掀簾下車,走向府門口,果然見一人逢頭垢面站在門檻前。
好好的仙風道骨怎么弄成這樣?張寧上下打量他一眼,見他臉上弄臟了一塊,只是弄臟,并沒有破皮,道“沒有受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