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王何曾受過這種氣?當即怒發沖冠,不管不顧去找楊士奇,一見面二話不說,立刻揪住楊士奇的衣襟不放,楊士奇也沒客氣,兩人一路互扭衣襟,在無數小太監的目瞪口呆中來到乾清宮。
見到皇帝,必須行禮,才不得不松開手。
朱祁鎮看兩人形容狼狽,故意裝糊涂,道“這是為何?”
鄭王一進殿,眼睛便瞪住張寧,像要生吞了他似的,匆匆行禮畢,一把揮拳搶上。張寧一見形勢不對,整個人跳起來,躲到殿角。
“皇叔這是做什么?”朱祁鎮道。不出聲不行啊,在昭仁殿打架,成何體統?
先前請張寧到安定郡主府,本來想擺譜,讓張寧清楚是他高攀,沒想到張寧剛到,廖先生便接到消息,張楊兩家聯姻了。鄭王的關注點全在楊士奇身上,一時竟忘了教訓張寧,就這么讓他走了。
這時瞧見張寧,他陡然想起來,就是這小子害得自己沒有面子。
他在封地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怒氣勃發之下,哪還顧得皇帝在場?要不是張寧躲得快,真會挨打。
“陛下,這小子,這小子辜負了悠悠一片真心。”鄭王清楚,悠悠不僅深得太皇太后寵愛,和皇帝的感情也極好。他本想罵張寧一腳踏兩船,轉念間便拿悠悠說事了。
朱祁鎮道“他也是不得已。當日安鄉伯寫信提親,皇叔要是允了親事,哪還有楊卿什么事?都坐吧。”
還有這事?楊士奇直到此時才明白還有這一節。太皇太后和張寧的三年之約無人不知,他以為親事沒成,是太皇太后阻撓,沒想到鄭王也不同意。
他腦子轉得極快,馬上道“王爺無端揪住老臣不放是何道理?張大人和郡主的親事,太皇太后并不贊成,王爺何苦牽涉其中?”
你們自己拒絕了親事,又不讓張寧另外說親,那就是不講理了。
“三年之約?對,張寧這小子既然和母后有三年之約,三年內就不能再議親。你的孫女想許配張寧?三年后再說吧。”鄭王猛然得到提醒,高興極了,有這個約定在先,張勇允了楊家的親事又怎樣?那是不算數的。
還能這樣?楊士奇皺眉道“三年之約并沒有說張寧不能另外議親,王爺不信,盡可問太皇太后。”
以太皇太后對張寧的偏見,肯定對他娶容兒喜聞樂見。楊士奇這點把握還是有的,幾年來,他天天去慈壽宮議政,對這位歷經四朝的太后怎會不了解?
“也沒說這三年里他能議親。”鄭王的反應一點不慢。
等等,你們談論我的親事,能不能先征求我的意見?張寧道“我……”
他剛出聲,鄭王和楊士奇四只眼睛同時瞪了過去,鄭王更道“若是你父在這里,尚有說話的余地,你一個小輩,插什么嘴?”
楊士奇道“王爺說得是。”
你們不是打生打死嗎?怎么突然又統一戰線了?張寧無語望向朱祁鎮,皇帝怎么也得幫我說說話吧?
朱祁鎮接收到他的信號,道“張卿在大同,難道要朕為了你們兩家的親事,特地宣他進京不成?張卿不在京中,張家由張寧說了算吧。”
因功廢私是大忌,哪會為了你們的私事就把守大同的副總兵宣進京?萬一因此致大同出現變故怎么辦?你們倆要成千古罪人嗎?
楊士奇面有愧色。
鄭王張了張嘴又閉上,皇帝話這么重,說啥都不合適啊。
這朋友值得交,大帽子一扣,兩位大佬完全沒招。張寧暗豎大拇指。
“王爺,首輔大人,你們別爭了,爭有什么用?”張寧厚顏無恥道“不如派親信之人去一趟大同,勸說家父,若你們派去的人鼓動三寸不爛之舌,說動家父,親事不就成了嘛。”
楊士奇人老成精,一下子聽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