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聲問道“那不知以張將軍之見,我等該如何是好呢?”
張勛繼續說道“殿下,如今我壽春之地劉備和曹操在北,荊州劉表在西,這三方都是我方大敵,殿下萬萬不可將其作為依仗;南方諸地群雄林立龍蛇雜居,陛下歸天之后,恐怕他們也會興起反心,而今南面情況不明我方實力不足,殿下斷不可輕易南下;現今我方唯一可以作為憑借的便只有那江東孫策孫伯符所部了,孫伯符乃是當時英豪,之前又是陛下舊將,其之所以能夠起勢,也是因為其以傳國玉璽為質相借了陛下兵馬。孫伯符雖然名義上是反叛了陛下,但是其心中定會顧念舊情,這傳國玉璽又是其父孫堅以性命相換之物,殿下若是奉上傳國玉璽前去投靠,那孫伯符定會善待殿下。此乃末將等人淺薄之見,還請殿下決斷!”
陸勉和楊弘兩人也跟著拜道“此乃我等淺薄之見,還請殿下決斷!”
我嘞個擦,這是要鬧哪樣,看這架勢這是要逼宮啊!
袁耀看著三人的舉動心中微微一震,不過這也讓他意識到了一件事,張勛幾人雖然忠心袁氏,但是卻不一定會對他袁耀言聽計從。
若是他處理不好此事的話,那么他很有可能會被張勛等人以‘少主年幼無知他們要為主公保全子嗣’的名義給控制裹挾起來前往江東,這并不影響張勛幾人對于袁氏的忠誠。
現實就是這么奇怪。
袁耀要想讓張勛等人對他言聽計從,必須得讓他們心服口服才行,畢竟張勛幾人可不是什么任勞任怨的nc,人家乃是有血有肉的生生生的人!
是人就會有自己的和索求!!!
現在城內兵權都在張勛幾人手上,袁耀也不敢忽視他們幾人的決心,連忙上前再次將他們三人扶起,輕聲安撫道“諸君的心意我都明白,在耀的心中,諸位就仿若是我的叔父一般受我敬重信賴,三位叔父暫且起身稍待,讓我思索一二可好?”
張勛幾人見袁耀說的如此真誠坦蕩只能站起身來,回道“哎,這實在是……,我等太過心焦,還請殿下擔待。”
袁耀輕聲安撫了張勛三人幾句,然后看向妹夫黃猗問道“不知猗弟有何高見?”
黃猗也知道他在家族用來和袁術聯姻之后便已經成為了家族棄子,除非是袁術飛黃騰達了,他才能夠起勢。
不過以目前來看,很明顯局勢并不是這樣,如今袁術已經兵敗身死,袁氏集團也已經基本要宣告破產了,現在他這個落魄的黃氏公子也已經不值一提。
黃猗現在也就是混日子的打算,隨便去哪都成,挨過一天算一天,憑借著荊襄黃氏的名頭,只要他不作死,也沒人真的會殺了他。
聽到袁耀所問,黃猗躬身一拜,回道“臣弟并無高見,唯殿下馬首是從而已!”
袁耀看了看黃猗的神色,便也基本摸清了他的想法,現在形勢已經十分清楚,袁胤想去青州投奔袁紹,而張勛、陸勉及楊弘三人則是想前去江東投效孫策,張勛三人手握兵馬掌握大權,而袁胤想去青州還得張勛幾人答應效力才行,張勛幾人已經取得了局面上的優勢。
不過這也并不奇怪,畢竟歷史上袁氏的遺留勢力就是前去江東投靠孫策了嘛,若是張勛幾人的意見不占據上風這才奇怪了。
袁耀好歹也看過無數勾心斗角的電視劇和小說,他心中微微思量便也基本摸清楚了眾人心中的小算盤。
先拿前去青州來說袁胤出身袁氏和袁紹是兄弟,他自然想前去青州投奔袁紹了,他以傳國玉璽作為進獻之禮,又是袁紹的親族兄弟,到了袁氏集團之后肯定會有厚賞;而張勛幾人就不一樣了,袁紹麾下雖然兵多地盤大,但是卻不一定有他們的立足之地,眾所周知,袁紹麾下文臣如云、武將如雨,嫡系文武已經數不勝數,官員的位置都有些不夠了,在這般情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