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汝南之地聚集義軍攻打許都以策應河北,若非如此,曹操的大軍怎么會在大勝之時撤軍返回許都呢?恐怕如今的冀州早已經(jīng)成為曹操的囊中之物了!”
“袁紹對玄德公百般忌憚,玄德公卻以直報怨親率大軍偷襲許都,為其牽制曹操大軍,如此而言,玄德公早已對袁紹仁至義盡,這難道還不足以表明玄德公的仁義之心么?”
蔡瑁本來就是武人,對于口舌之辯不十分擅長,如今聽到伊籍的一番狡辯之后,蔡瑁也有些無言了,只能轉(zhuǎn)頭對他的盟友蒯越使了使眼色,讓他說話以支援自己。
以荊州之地投效曹操,這早已經(jīng)成為荊州大族的共識,劉備身為曹操的生死大敵,蒯越自然也不能坐視劉備提領(lǐng)荊州大軍了,蒯越微微點頭,然后上前一拜,道:“若正如伊籍所言,劉備仁義過人麾下兵精將勇,其又深的天下士民之心,那誰能夠保證荊州之地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徐州呢?”
“我荊州之地繁華過人,劉備及其麾下文武卻只能屈居于新野一帶,他們的心中豈能沒有怨言?且不言劉備心中到底有沒有吞并我荊州的心思,若是讓其掌控了我荊州軍權(quán),他麾下的那些豪杰之輩還會甘心再讓劉備依附于主公之下么?若是讓劉備竊取我荊州兵權(quán),其麾下文武到時趁勢起事,主公又當如何應對呢?”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兵權(quán)乃是我荊州根本之事,明公豈可請予他人?此乃臣之肺腑之言也,還請明公明鑒!”。
荊州文武聽到蒯越的話,也都紛紛勸諫了起來,道:“蒯公所言甚是,這二十余萬大軍乃是我荊州立業(yè)之基也,若是被他人竊取,我荊州之地斷然難以保全,明公切不可將如此大權(quán)交于劉備,還請明公三思而后行!!!”
……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