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炎路長長,可憐路旁鬧饑荒。百姓不敢穿林過,怕有黃巾與獸藏。
呂布離開任城地界沒多遠,便開始零星看見了走路匆忙的人,這時呂布也沒有管太多,可之后越來越接近譙縣時,像這樣的人就增多了,而且,還開始聚集在一起,呂布就派人去詢問這些人,卻意外得道這些人是些逃荒的人,因為不敢單獨走過有樹林覆蓋道路的地方,他們就在林外等著,當聚集的人多了,才會結伴通過,因為很多時候樹林里會有小股的黃巾軍。
后來,呂布見到這種情況,總會派人上前詢問,看看是不是同路的,如果是,就會叫上他們,跟著一同通過樹林,這些逃荒的人沒有懷疑呂布一行人,畢竟眼前是一支如此威武的軍隊,要害他們還不容易,再加上呂布說明是大漢新任的遼東太守,想幫幫百姓,自然都念著呂布的好。
呂布也想過盡力資助這些逃荒的百姓,不過,在資助一些百姓之后,見這些逃荒的百姓實在是太多了,以自己當前的財力,根本就管不了,也就淡了此心,改為順路的就帶一程,這樣一來,行程是慢了點,不過也能接受。
還有就是這些逃荒的百姓,在過了可能有危險的那段地方之后,無論如何都不愿再拖累呂布大軍,因此,呂布也就每次見到,都會詢問,合適再出手相助。
呂布在百姓當中名聲也越傳越遠,特別是知道呂布在并州抗擊匈奴幾年之后,名聲沒過多久就達到巔峰,還傳頌成了民族英雄。
呂布為此也是暗爽不已,對百姓也是更加友善,有時見百姓受到外傷了,還會用蒸餾酒幫忙清洗,再用沸水燙過晾干的布條包扎。
為此,呂布在每次扎營住宿的時候,也會親自用沸水燙過布條,再把布條涼起,好在五月的天氣,多是晴朗的天,薄薄的布條,攤開后一晚上就能晾干。
五月十三日,呂布進入譙縣區(qū)域,不過,由于這一帶黃巾軍小隊活動過于頻繁,呂布召集回了先鋒部隊,改成由士兵詢問被自己給幫助過的百姓,這樣一來,有的百姓還高興得很。
呂布仔細尋思,最后才想通,自己幫助百姓,百姓也幫助自己,這樣一來,誰心里都好受了,百姓也感覺有了尊嚴。
可惜,百姓說得清楚明白,呂布就不一定找得了路,最近,呂布就迷路了,只能判斷出大體方位。
這一天,呂布看見一處村莊,于是呂布決定前去購買點糧草,就停下大軍,自己帶著典韋,再加上五十親衛(wèi)騎兵,走進了村莊外圍。
呂布入眼所見,村里是屋舍儼然,村外良田卻被毀了,沒有孩提在田野中嬉戲,也沒有大人進出村莊,家家戶戶都關上了門。
如此肅靜的村莊,要不是有幾支十人小隊不停地巡邏,呂布都以為是一座閑置的村莊了,并沒有人在村莊中生活。
當呂布跨過被毀的田野,來到村外時,便見一隊巡邏小隊走了過來,為首之人更是大喊道“你們是誰,趕快離開,現(xiàn)在許家村,是不接待來往的陌生人的”。
呂布連忙對著小隊首領行禮,接著說道“這位兄弟,我?guī)к妬碇гL社,糧草不濟,想購買些糧草補給大軍,還請仁兄能行個方便,在下感激不盡”。
“你還是走吧!我們許家村現(xiàn)在是不讓人進出的,還請到別的地方去吧!”回話的人,三十左右,面容堅毅,陽剛而又帶灑脫之氣,給人一種矛盾而又和諧的錯覺,他穿有一身俠士行裝,看起來事不算緊身的裝扮,不同于儒士穿的大袖口與大褲口的文人服。
“這位仁兄有何難處,不妨說出來,看我能不能幫上忙,若是能幫上,仁兄就出售糧草給我,正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有難時應該互相幫忙”呂布不愿意就這樣離開,決定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再嘗試一下。
“我說了,不讓外人進來,你能不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