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不是我說你。你傻啊。你遞交上去報告。上面就給你人,哪有這樣的好事,你得去要。還有這武器裝備。這些你不去要。誰會去給你。”裴元紹著急的說到。
“這。這也能行?”周倉有些猶豫的問道。
“這當然得要了。你看看其他的步兵師。他娘的,人都是他們自己挖上來的。怎么不能要。等你把人給你派下來的時候,什么都晚了。咱們獨立旅就別想著吃上好肉。我看,最后一口肉湯,都喝不上。”裴元紹似乎很不滿的說到。
“嗯。你說的對。說的對。”周倉這樣說到。
“明個,我就去總部那邊去看看,要上一些人。”周倉點點頭,他覺得周倉說的對,他也應該這樣做。畢竟這軍官都是一支部隊的骨架。你骨架撐不起來。部隊指不定還會亂到什么程度上來的。
“不過。老周,你得多要一些人,這樣的話,一打個折扣。這人就出來了。”裴元紹奸詐的說到。
“呵呵。你老裴的心眼可真多。行,聽你的,明個我去總部多要一些人。咱們那樣多的骨干抽點上去了。也應該回來這樣多的人了。要不然部隊就沒法帶了。”周倉這樣說到。
軍校教員居住區。曹操在這里有一個自己的獨立小院。曹操不要每天去上課,實際上,他教授什么,他自己都不清楚,不過很多教材都是出自他之手。他把這次有關的作戰經驗總結起來。并且仔細的研究紅巾軍的一些作戰報告。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寫成了很多有用的報告。
比如,他就寫了有關紅巾軍火器使用,以及部隊編制方面的報告。他認為,火器重點在于火器的有效火力輸出上,為了達到這個火力輸出,部隊必須進行簡化。也就是說。部隊要最大限度的圍繞火力的展開而進行編組。官軍的這種老式編制方法已經無法有效的應對火器的大規模使用。紅巾軍在編制上更加趨于合理。而朝廷想要追上紅巾軍,就必須采取這種極為簡化的編制方式。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比如,作戰當中,大量的防御工事的出現,就需要專門的工兵來進行修建。而不是使用當地的民夫。畢竟,相比之下,工兵將會更加的專業。同時能夠減輕部隊的一系列的負擔。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參謀制度。司馬雖然和紅巾軍的參謀制度相差無幾。主要是他們的功能上并沒有太多的區別。但如果仔細的觀察,區別的話,就會發現。參謀制度優于司馬制度。因為他更加的詳細。作戰計劃將會變得更加的完善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狀況發展將會優于他們的狀況。因為參謀劃分的更加的詳細。他們的功能更加的齊。
司馬只是簡單的進行行軍打仗。他們缺乏明確的作戰計劃。而參謀制度卻可以有效的彌補紅巾軍軍事主官專業的水平。軍事主官未必有一定好的軍事專業水平,但是,只要有了決斷性就可以了解決大部分的問題。為什么這樣做,原因很簡單。因為參謀會相關的方案進行選擇。比對,拿出優勢方案來。而軍事主官只是進行選擇而已。
而官軍的司馬制度最多只是一些輔助工作而已。最終拿出作戰計劃的是軍事主官,這樣一來,對軍事主官的軍事素養就非常的高。而參謀制度卻極大彌補了這點。可以說。官軍用的是一流名將二流司馬。而紅巾軍卻是二流軍事主官。二流的參謀,但他們卻加起來超過了一流名將。在這樣的作戰情況下,曹操就不得不學習一下有關紅巾軍的相關制度。他認為,參謀制度可以有效的解決這樣的難題,這樣的制度應該大規模的推廣開來。
參謀制度之外,曹操認為,朝廷應該建立專門的軍校。比如西園新軍的骨干也要學習專業的軍事知識。這樣的話,軍官的素質就會集體的提上。基層作戰積極性將會極大的提高。而這一切都極大的提升了他們的作戰能力。而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