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災,收成減半,加上青黃不接的時候,李用這樣的年輕人,根本吃不飽。為了能夠有一碗飯吃,以及當兵為了五十畝土地,李用加入了工兵部隊,因為工兵不用打仗,而且要有力氣,李用是一個有力氣的人,否則的話也就不會加入工兵部隊。
家里面的情況在自己當兵之后,好了許多。幾個弟弟妹妹能夠吃上飽飯了。大哥和二哥都去了縣城,據說在一個工程隊上給人家蓋房子。一個月不少拿錢了。比在家種地都拿的多。
家里面人還說,讓他好好干,爭取當個軍官回來。
尚武把現代信件制度也帶入到軍隊當中,而信件制度首先普及的是軍隊,軍隊會負責運送這些信件,家書抵萬金,在戰亂的年代,特別是戰爭時期,士兵得到家書會提升士氣。如果他們看到自己的家人的狀況更好的話,他們可以保持更加旺盛的戰斗力。
家書的作用就在這里。李用這樣的士兵,只是共和軍部署在河東用于進攻作戰部隊當中的一個。而這樣的工兵營,共和軍布置了三個。一個工兵營可以建設三座浮橋,而三個,最少可以建造七座這樣的浮橋用于戰備。這樣的話,后勤壓力就會減少很多。戰爭打的就是后勤,河西作戰的目的,這些士兵很少能夠知道,或許只有戰爭動員的時候,他們才能知道具體的情況。
野狼團駐地,他們的部隊才剛剛完成了整編工作,團兩千一百五十二名戰斗人員。裝備燧發式一千二百多條,兩寸口徑火炮八門。這是團的家當。
“咱們的部隊無法抽調上去了。師部直接下達的命令。讓咱們做預備隊。”趙老三無奈的說到。
“預備隊?”張真搞不懂狀況的問道。他知道的是,剛剛擴編的山地師要進行這樣的作戰,可是為什么要有這樣的狀況,或者是,為什么他們不直接去作戰,而是讓他們擔任預備隊,什么樣的部隊才擔任預備隊。
“對,估計這次的戰斗規模不是很大,僅僅動用一個步兵師就夠了。而且都是掩護作用的。”趙老三無奈的說到。說實話,他覺得不應該這樣。但是考慮到他們部隊新兵多的特殊情況,擔任預備隊實際上就是避免更大規模的戰斗。他這樣說,也是安慰一下。
“哦。真不知道咱們什么時候可以去戰斗,我都等不及了。”張真擔心的說到。
“行了。別著急了。這樣的事情少不了咱們,沒有咱們這仗,不好打。”趙老三這樣安慰到,但實際上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他自己都不知道。
李家莊,作戰部。
賈詡拿著一份來自邯鄲的電報,看著尚武。
“什么事情?”尚武寫著什么。
“是軍事訂單,河東戰場上,需要的武器訂單,以及軍火訂單,不過我們單純的靠著軍事訂單來拉動我們的工廠生產,這對我們來說,實在是有一些太不利了。”賈詡這樣說到。
“嗯。沒有辦法,民用訂單太少了。或許是整個市場太小了。又或許是當前這樣的一種狀況不利,總之,很多情況下,事情進行的并不是很順利。”尚武這樣說到。
是的,共和軍的軍工廠大部分都是軍用訂單,而民用訂單,也就是說,各地的訂單數量還是相對的比較少,他們甚至一半都沒有得到。這樣的發展,實際上對他們還是很不利的,尚武迫切的希望能夠改變這樣一種現狀,畢竟,這樣的狀況對他們很不利,特別是未來的市場發展非常的不妙。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需求的話,那么,生產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他們自己就會把自己給困死。
“嗯,周邊對火器的認識不一,對我們的情況自然而然的不利起來,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我們的生產自然而然的就難以發展起來。加上我們和朝廷關系的微妙,雙方在開發市場上,有很大的限制,我們的產品沒有問題,但是在開發需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