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對這些事情非常的感興趣,盡管聽的非常的意外,但對他來說,什么事情都是可以注意的。
共和軍非常注重議會的建立,因為這是籠絡當地人心的一個重要的舉措,不管你是什么職業,干什么的,都有可能選舉成為議員進入議會,在議會,你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想法,看法,成為法律。然后執行下來。
而議會的構成有兩種,一種是人數,一種是威望。按照共和軍的比例來說,每一百人就有一名代表選舉出來,而一百名代表選舉出一名候選代表,然后從候選代表當中選舉出州議員。這是人數。這種選舉方式是建立在人數的基礎上的。
而另外一種就是威望。可以是有道德的人,一些八十歲的老伯伯也會被選舉出來。而另外是一些突出貢獻的人,熱心腸的人,或者是有軍功的軍人,當地的商人,銀行家,甚至是,只要出名的人物都可以。
這樣的構成,讓法律有了一定的民意基礎,這對緩和尖銳經濟矛盾,有很大的緩和作用。畢竟,代表很多,范圍很廣,還是比較有利的。
但隨著各地州議會的建立,一種具有廣泛意義的共和軍大議會建立起來了。
大議會依然按照這樣的方式來進行,但人數首先不同。盡管冀州和河東是兩個人口眾多的地方,其他州的人數占據的比例并不是很有優勢。這樣的話,話語權就不同了。很明顯在大議會上,占據人數多的一方,可以指定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法律。
同時,影響力也不同。河西州和潞州的存在感似乎并不是很強烈。首先這兩個地方的范圍相對較小。其次,他們的經濟產業影響力很有限。河西州靠的是河東。而潞州影響在冀州,盡管有了一定的獨立的意識。但是影響依然存在。
這樣的話,議會就形成了河東,冀州,確切的來說,就是邯鄲為代表的冀州力量。
“這是黨派。鄉黨。”曹昂聽完之后這樣說到。
地域很容易形成這樣的黨派。因為他們有共同的利益。邯鄲代表著共和軍最早發跡的地方。他們自然而然的認為他們是老大。應該掌握大議會的話語權,別的地方黨派是不應該有挑戰的欲望的。但事實相反,河東的力量發展也十分的迅速。
河東在加工,農業,貿易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他們擴張的很厲害。河西州,并州,甚至是關中都有他們的影子。他們是共和軍開拓的急先鋒。
而邯鄲為代表的冀州,盡管發展的很早。他們以軍工工業為基礎,發展出了工業,采掘業,甚至還有金融產業,同時,他們注重教育,有很強的科技研發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共和軍的經濟中心,政治中心都集中在這里。他們認為,應該他們占據主動權。
但河東力量的存在,讓他們很是不舒服。
這是共和軍發展經濟最快的地方。如今,在并州問題上,這個問題變得更多了。因為河東將會有三個州的支持,而冀州,卻只有兩個州,盡管邯鄲算是一個經濟特區。他相當一個州,但問題是,邯鄲的經濟帶動作用太強,冀州和邯鄲幾乎是一體的。
這就以經濟為基礎,形成了較大的矛盾。各地以此為基礎,逐漸的形成了黨派。這是賈詡最擔心的地方。但尚武卻很樂意看見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積極快速發展的時候,必然有政治代代表他們的利益,以及政治訴求,而且,議會的目的就是允許黨派的存在,讓他們在一個很大的平臺上相互競爭,然后才能達到平衡。
這就是共和軍能夠迅速穩定局勢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他們能夠讓各方力量坐下來,選擇合作的方式進入到一個制度當中去,在制度當中他們發現如何為自己的利益而談判。他們發現,他們在這個平臺上,很快 就會發現一類人,在對他們經濟有影響的還有另外一些人。這就是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