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火器,就不能用了?”董卓拿起一支報廢的火器可惜的說到。
“這還是好好的。怎么就不能用了?這樣多的火器,報廢了。”董卓無奈的說到。一旁的郭汜還想勸說一下,但想了想,還是停止了勸說。
董卓不是一個小氣的人,相反,他對自己的部下很大氣,很舍得下本錢。精銳部隊一日三餐,火器手也會得一日兩餐飽餐。在初一十五的時候還會有肉食。待遇相當的不錯,要知道。那些火器手,平常能夠餓不死就已經算是好的了。
但火器在平常的消耗太大了。盡管他們已經加強了保養方面的訓練。但問題是,平常的火器都是有消耗的,比如,火器就要不斷的操練。而且火器有一定的使用壽命,通常在射擊八百 發之后,基本上就已經處于報廢的階段。
但這個數字卻讓董卓有一些難以接受。因為報廢的這些都是錢。火器部隊對后勤的壓力非常的大。彈藥消耗是一項,火器的消耗也是一項,目前董卓根本沒有能力制造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唯一的辦法就只能是進口。
但這會突然增加他的軍費開支的。即便是董卓經營的還不錯,西域,西涼的貿易帶來一定的收入,但也經不起如此折騰。他的財政很快處于一種枯竭的狀態,但同時,火器的各種消耗還在不斷的增加當中,子彈的消耗,一些火器需要更換,維護,保養,這又是一筆較大的開支,除此之外,火炮的維護也是較大的數字。面對這樣的一個情況,他不能不應對這樣的一個情況吧。這才是他最難以應對的狀況。
畢竟新式軍隊對錢財的耗費,已經超過了董卓的認知。董卓完全是為了自己的野心在不斷的支撐著。因為他已經借了很多很多共和軍的外債,秦國的商業銀行,已經累計借貸給對方超過兩千萬錢的資金使用了。
“主公。”郭汜想要勸說自己的主公不要太過于擔心。
“我不是心疼,而是花錢如流水,出的多,進的少,這些說白了。都是錢。我自詡對錢財看的很輕。但有的時候,沒有錢,還真的不行。”董卓這樣說到。
“主公,實際上,一些消耗是可以避免的。”郭汜想了想這樣說到。
“哦。說說看。”董卓還是很意外的,他很喜歡自己的將領能夠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畢竟,他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一些人。
“主公,我們可以和共和軍合作,把他們的一些軍工廠合作,遷移過來,這樣的話,我們自己就可以生產火器,火炮,彈藥,我們自己生產,可以減少很大的運輸,以及制造上的消耗,我們的火器都是通過共和軍軍火商購買,這中間可是加了利潤的。但如果我們自己生產的話,這個利潤就不存在。而且,我們還能自己生產出來賣出去,賺一些錢財,補貼我等自己使用。”郭汜這樣說到。
董卓一聽,似乎是這樣一回事。他們的火器都是通過中間商購買的,中間的利潤最少增加了一倍多。董卓這樣估計到。殊不知。共和軍的軍火商很黑,一條火器的成本,不過才兩百多一點的。如果使用一些作坊加工出來的零部件的話,成本可能會在一百五十錢左右。這個價格相當的低了。但共和軍軍火商賣給董卓的火器,價格高達一千多錢。好一些的甚至是在一千五百多錢。這個價格相當的猛了。
“況且,主公,我等的彈藥消耗也是從共和軍那里來的,一旦我軍前線攻擊不利,豈不是彈藥受制于人。在關鍵時候,一旦要挾我等,豈不是我等不得不從。”郭汜擔心的說到。火器帶來的沖擊非常的大,他不同于冷兵器。火器對于后勤的要求增加了許多,比如,彈藥一項就讓他們的情況改變了許多,他們必須為這樣一項。增加一些開支。
如果在作戰的時候沒有彈藥,他們的損失可就非常的大了。這絕對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那樣。
董卓也隱隱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