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然能夠一戰成功!”
“哈哈,我兒勇武,到時候就讓你打先鋒!”張獻忠哈哈大笑。
旁邊的潘獨鰲跟著笑了起來,在所有人的感覺中,左良玉已經是他們的囊中之物了,因此才有這種勝利就在眼前的氛圍。
可是李定國還是清醒的,左良玉不是一般的大明總兵可以比的,他畢竟是早已成名的大將,在軍隊中的威望非常高,只要左良玉還在,這唐縣他們就無法攻破,可是他們能夠圍唐縣多久呢?萬一陜西山西的官兵出潼關,那就大事不妙了。
“義父,我有一個建議!”李定國說道。
張獻忠正色道:“哦?什么建議,盡管將來!”
“兵法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現在左良玉已經是甕中之鱉,之所以頑強抵抗,或許是因為他還幻想著死守待援,所以我們應該將陳洪范大軍潰敗的消息告訴他,甚至......”李定國說著。
“甚至什么?”張獻忠問道。
“甚至告訴左良玉,我們可以讓他帶著一百人的親兵逃離!”李定國說道。
孫可望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道:“不行,絕對不行,我們好不容易逮到這個左良玉,必須要殺了他,多少弟兄死在他手上啊,絕對不行!我反對!”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劉文秀從來都是沉默不語的人,此次也是站出來反對,左良玉殺了他們太多的人,這么簡單的放過他,劉文秀難以接受。
張獻忠內心里反對,但是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看向了潘獨鰲。
潘獨鰲考慮了良久,然后似乎豁然開朗,說道:“安西將軍這是在誅心啊,不管這左良玉是否接受,都會造成左良玉部官兵之間的不信任啊,高明!大王,我們就按照安西將軍的辦法,這招太厲害了,一旦他們離心離德,這城不攻自破!”
張獻忠也聽懂了,這士兵要是對主將不信任,那主將的小命兒隨時可能不保啊。
“好,就這么辦!”
陳洪范逃回了汝陽城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崇禎寫奏折,他將泌陽城之戰簡單地說了一下,然后指出,此次大戰失利的主要原因是總兵劉良佐不聽勸諫、一意孤行、輕敵冒進,最終釀成了此次大戰勢力,同時請求朝廷趕快派援兵解汝陽之圍。
同時,他也給孔運貞寫信,說此次失利,跟總理熊文燦有莫大干系,若不是熊文燦不考慮實際情況,胡亂調兵下令,他們也不會如此潰敗,造成今天這樣不可收拾的局面。
朝堂上,張至發等人開始瘋狂地攻擊熊文燦,大罵熊文燦無能,要求崇禎皇帝立刻逮捕熊文燦入獄,同時彈劾楊嗣昌魚目混珠,舉薦有誤,讓朝廷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楊嗣昌則是據理力爭,此次失利完全是下面總兵指揮失當,跟熊文燦并無關系,在崇禎皇帝的庇護下,即使彈劾楊嗣昌和熊文燦的奏折跟雪花片一般多,可是熊文燦依然無恙。
可是有一個問題是必須要拿主意的,現在江淮一帶兵力空虛,羅汝才和張獻忠卻有二十萬大軍橫行,必須要調更多的軍隊鎮壓,不然江南財富之地不保,朝廷的財稅也就保不住了!
崇禎坐在自己的龍椅上,對著下面的大臣們喝問道:“諸位愛卿,有誰可以為朕分憂啊?現在江南局勢之懷,觸目驚心啊,該當如何?”
張至發沉默不語,孔運貞等人也就閉口不言、閉目養神,完全當沒有聽到一般。
劉宇亮站出來道:“皇上,現在能打的部隊,就只有關寧鐵騎和陜西的秦軍了,可是關寧鐵騎防務甚重,無法抽調,要不將孫傳庭或者洪承疇抽調出來?”
“不可啊,皇上,孫大人和洪大人跟李自成激戰正酣,若是將他們抽調出來,恐怕陜西山西又會大亂!”反對的是兵部尚書楊嗣昌。楊嗣昌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