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華山軍隊自領七萬人征伐秦王朝之后,只留下的少量的人馬駐守臥華山大本營,而同樣的也沒有放棄四海城這個據點,因為交趾城城毀人亡的緣故,硫火的毒氣始終氤氳在城中,便再沒有人前往探查,四海城儼然成為了這一帶交通最為便利的城池。
當然這是針對臥華山而言,臥華山的勢力如同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以靠西邊的四方城的為界,東部大片的地域都在臥華山的掌控之中數城連襟,各方成帶,前方戰場的臥華山大軍勢如破竹,仍然在擴大著所轄地域,儼然有與大明窟比試誰先打進秦王朝都城的意思。
更令人奇怪的是,大明窟與臥華山這兩方多年來始終爭斗不止,但是這段時間卻心有靈犀地沒有再動刀兵,他們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征伐秦王朝的城池上,有傳說道兩方已然約定,誰先打進秦王朝都城,生擒秦皇便是這秦王朝的新主。
當然,秦王朝的皇帝是誰,他們并不在意,即便秋垣的詔文已然頒布到了各大城池,舊王請罪的消息不脛而走,而新王頒布一系列減稅的措施收斂天下民心,但大勢所趨就如潰江之堤,有一部分百姓可能還對秦王朝抱有幻想,但更多的人則是將目光放在了兩大山匪組織的上,著重是在臥華山主政的期望中。
四海城中原有的建設并沒有停歇,一向好戰的杜衡與卻被梁津留在了四海城,盡管他一直迫切建功,如今實力也達到了八段人位,但梁津的嚴令卻不容他反駁,只是因為這城中還留有一人,羅湖未過門的妻子,蝶。
自羅湖失蹤之后,蝶每以淚洗面,搜查的兵士每都在周圍探查尋找,梁津甚至留下了自己訓練出來的一支心腹暗探,在四周城池中探查有關羅湖的消息,但是這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快要過去了,仍然一無所獲。
蝶本便是溫婉多愁的女子,如今又遇到這種事,羅湖去了何處無人知曉,也不知道是生是死,盡管梁津在出征前曾經千百局好言相告,讓她在四海城靜候消息,但是她仍然止不住的擔憂,二十出頭,一頭青絲已然出現了斑白。
這,在四海城中靜養的臥華山老醫師逝世,曾經在許多戰役中治療臥華山的兵將,并且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弟子,繼續為臥華山貢獻著自己的醫術,周醫師的地位,可以說已經不低于任何統領,只是歲入古稀的他,一直謙卑守禮,為人稱道。
臥華山的山主、軍師、統領一概不在,只有留守四海城的幾名醫師學徒俯拜,杜衡與領所有城兵的祭奠,一向不出門的蝶這也來到了周醫師的靈堂前,叩了三拜,道:“若是羅湖大哥在,自然也會這樣做。”
周醫師去世之后,四海城卻在持續發展之中,因為沿襲了梁津的治政政策,甚至參考了羊塔風對交趾城的治理方法,四海城開始發展起來,本來就要比交趾城少數十萬的人口,頓時也因為外城人口的遷入,開始大幅上漲起來,或許許多年后,四海城會真正成為第二個交趾城。
而被兵士稱之為羅夫人的蝶,似乎也沒有再繼續哭傷自己的體,找了個時間綰了髻,儼然看起來成熟了許多,只是仍然掩飾不住滿頭的白發,對此已然沒有人能說一句安慰的話,所有的一切都在等待。
梁津在出征之后,風頭已然蓋過了所有統領,程幻、王項仍然在八段人位,自然是比不過他的功勛,而一向自詡不凡的呼延伍似乎也已經力竭,只憑著那一支山林甲兵,再沒有多少發言權,而梁津卻能在帶兵布陣攻城安定民心上做到沒有遺漏,這些事他都沒有辦法做得比梁津更好,更兼之梁津的半步九段竟然要比他強許多,更是得到了山主宗坤的重用。
在接連攻陷數城之后,宗坤發布將領,任梁津為大將軍,總領臥華山所有兵甲,甚至能在宗坤不在的況下,一己力斷,這種權利已然凌駕在昔為大統領的呼延伍之上,甚至隱隱間超過了軍師司空謹。
統兵為將,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