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幾乎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小郎君趕忙趁人不備,轉身向堂屋中跑去報信。
橋下的張云華雖有一身功夫,卻實在不想在此與人交手:一則對面站著的是宮中的禁軍侍衛,他此時一介平民的身份,不愿多惹麻煩;二則若是交手,蘇夢棠必然會出手相助,不必要讓她卷在里面受牽連;三則若是再耽擱下去,只怕自己最擔心見到的人便會走出來,讓他張云華方寸大亂。
張云華尚且維持著一貫的沉穩,開口道:“還請借過,這是張某自家的宅子,往返來去自便即可,何需幾位阻攔。我若真想出去,也恐怕不是幾位能攔得住的。”兩個侍衛對視一眼,其中一個懇勸道:“公子,還請您回稟了貴妃娘娘再走,別讓咱們為難。”
蘇夢棠看向張云華,心中已了然,來者定是此前在江南山莊時云華提及到的小姑姑——美冠六宮的張氏貴妃。她的腦海中不禁閃現過許多疑惑:云華久居青云山,張貴妃是如何知道他回來的?云華為何這樣害怕自己的小姑姑?張貴妃來此所為何事?這一連串的問題和云華的反應,令她感到頗有些緊張。
張云華覺察到了蘇夢棠的目光,對她苦笑了一下,隨即對侍衛說道:“那便麻煩幾位轉告一聲,只說張某來了,因有急事在身,又走了。”說罷便拉著蘇夢棠,想要從兩個禁軍侍衛之間強行穿過去。
“不可。”侍衛自是不肯依,一齊倒退兩步,喝了一聲。雖未拔劍,但手卻緊握在劍柄之上,手背上青筋盤虬。另外兩個侍衛此時也一起聚攏過來,四個威風凜凜的禁軍,擺出一副萬夫莫開的架勢。“云華哥哥,咱們去后門。”蘇夢棠用游絲般細小的聲音對張云華說道。
張云華應了一聲,他抬起眸子,緊盯著對面侍衛的舉動,打算在這場僵持中,隨時趁他們不備,從一側帶蘇夢棠向后面竹林掩映的后門奔去。
“華兒。”
忽而一聲急切的呼喚從身后傳來。蘇夢棠聞聲回頭,只見一個唇紅齒白、明艷動人的女子,正斂著白色的衣裙,向橋上急急奔來,她頭上的釵環步搖和耳畔的垂珠,都隨著步履的顛簸,在劇烈晃動著。幾個與小郎君打扮一致的姑娘,著急地在后面跟隨著,不斷說著:“娘娘當心。”人群的后面,還跟著恭謹俯首的馮叔和馮嬸。
見到張貴妃,蘇夢棠不由得心中一震,默嘆“美冠六宮”的稱號放在她的身上果然名副其實::這女子一襲白衣勝雪,眉眼占盡了世間的溫柔,通身的氣派更是不帶一絲凡塵俗氣,竟像是從天上落在了清平齋中的仙人一般,亭亭玉立、光彩照人。
張云華雖未回頭,但眼睛里面的神采已經然不見了,只剩下了幾絲徒勞的掙扎與無奈,張貴妃此時已經跑到了橋中央,她停了下來,用一只凝脂般細滑的手掩住起伏的胸口,凄楚地對著張云華的背影問道:“華兒,你真的……不認我了么?”說罷,潸然兩行熱淚,急急落下。
蘇夢棠的眼眸在這二人之間不斷徘徊,視線的那一端,張貴妃站在橋心,哭得楚楚可憐;視線的這一端,張云華眉心微蹙,緊閉雙眼。目光兩端,均是斷腸之人。看到張云華忍痛不言的樣子,蘇夢棠心疼不已:“云華哥哥。”她輕輕搖了搖他的手,不知如何安慰,只強言道:“你別難過。”
張云華點了點頭,方才他雖閉著眼睛,可身后張貴妃那張掛滿露珠的粉芙蓉似的面龐,卻依然清晰地出現在他的眼前。張貴妃此時已經平息了方才跑步帶來的喘息,向著張云華走了過來,她走得極慢,似乎每一步都在含淚帶笑地端詳自己侄兒的背影:當年分別的時候,這孩子的背影還是那樣的單薄瘦削,那幅畫面幾年來常出現在她的夢里,沒想到如今他已成長得這樣高俊了。
張貴妃也不知道,此時自己心里那種百感交集的感覺,是重逢的喜悅,是對云華長大的欣慰,是對侄兒不愿見到自己的難過,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