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屬國、蕃國的權利和義務后,接下來就是趁機對帝國國內進行整合。
首先,皇帝宣布取消北方已經實行了快二十年的全民兵役制在江北,每一個人都是有軍銜的,帝國政府工作人員之前實行的工資薪金待遇,也是跟著軍銜制定的。
在之前,帝國根本沒有幾品幾品的官級說法,倒是有上尉知縣少校知州。
帝國統一,外部軍事威脅基本消失之后,這種軍國z義滿滿的做法顯得太過不合時宜,因此取消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軍隊依舊實行帥、將、校、尉、士、兵的軍銜制度。
但民間官銜則由比較傳統的品級制度取代。
帝國的最高統治機構為內閣,內閣由皇帝、太子、首輔大臣、兩位次輔大臣、六部尚書共11人構成。
六部中,戶部負責人力資源(包括婦女工作)、財政、農牧業、銀行業和商業等方面的工作。
工部負責營造(路、橋、水利、房屋宮殿等)、工業。
兵部負責海、陸軍、預備役、民兵方面的建設工作。
刑部負責司法。
吏部負責官員升遷、考核。
禮部負責教育、祭祀(比如這次祭天)、外交等方面的工作。
各部下設司,分別處理這些具體工作,每司設立一位侍郎主官。
侍郎以下官員不表。
全國行政區劃分,由上到下是省(布政使)、府(知府)、州(知州)、縣(知縣)、鄉(鄉長)、村(村長)。
至縣一級為止,地方行政也要模仿內閣,設立小六部,分管轄區內各項工作。
鄉地方要簡化為十人以內的領導班子,村成立三人委員會負責具體工作。
內閣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把觸角直接深入到村,以取代地方上傳統的宗族統治。
想法不錯,但是比較困難,現在也只不過算是開了個頭,開始干這件事而已。
官銜和行政區結構確定之后,下一件重要任務是確立帝國的都城。
統一之前,華夏帝國其實是沒有都城的。
兩個重要的行政中心,泉城是皇帝行在,燕京是太子行在。
泉城能夠成為行政中心,一個原因是帝國起家在齊省,泉城是帝國控制的第一座大城市,經濟恢復最早,也顯得比較繁華。
另外泉城在運河旁邊,在大周還存在的時代,這座城市作為應對江南的核心是有道理的。
但現在,江南已經完全并入帝國,泉城的政治地位瞬間降低,作為皇帝行在已經不合適了。
考慮到接下來要大力發展江南的工業和經濟,以及針對南洋的擴張,把帝國的行政中心遷往江南勢在必行。
當然,以上這些理由都是徐世楊的,皇帝徐睦河同意遷往江南的唯一原因是江南足夠繁華,他去了可以好好享福……。
帝國的第一個都城,定在金陵。
這座城市背依長江,影響力可以輻射整個江南和大部分江北地區,而且海運方便,徐世楊認為這也有助于滬州府的發展。
說是定都金陵,但其實帝國依舊要維持雙頭龍的姿態太子行在依舊設在燕京,這里也依舊是帝事中心。
這是因為察哈爾蒙兀的威脅依舊存在,而且帝國需要有一支強有力的力量,在這里震懾多如牛毛的各種外蕃。
徐世楊認為,這種雙都的形式應該維持很長時間,直到帝國徹底消化遼東、蒙兀和西域為止。
甚至如果有必要,徐世楊還打算在長安設立第三都城,以應對西北方向的安定和擴張,只是這事暫時還沒有正式提出罷了。
雖然大部分事都是以前就已經開始做過準備的,但以上這些工作仍將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