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就整船人一起逃走,要不就整船人誰都逃不掉。
現在倭寇一方人數還多,許多人認為己方還有勝利的機會,因此大聲吆喝著繼續拉進距離,準備白刃戰。
“不要害怕!前進前進!殺光他們!”
各股倭寇的小頭目逐漸來到隊伍最前方,代替折損近半的浪人鼓舞士兵繼續沖鋒。
距離十步,他們已經能夠清晰的看到對面新軍士兵的眉眼。
‘一群孩子?’有人忍不住想‘這么年輕?能打仗嗎?’
隨后就是另外兩聲炮響。
這次,新軍左翼那門木炮依舊裝填霰彈,如雨般密集的碎石子劈頭蓋臉的砸過來,十幾個倭寇齊刷刷倒在地上。
而右翼的木炮,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操作者太過緊張,居然選擇了一門經過雙重加固,用來發射實心彈的馬克型。
這枚三斤重的圓形花崗巖炮彈斜著劈入倭寇隊形,揍飛個腦袋,砸斷根腿骨,重新彈起后又把一個倭寇的胸膛砸的血肉模糊。
看著到處亂飛的倭寇肢體和武器碎片,徐世楊發現,原本這些用來對付堅固目標(如攻城器械、城門寨門以及小型船舶)的實心彈,近距離射擊人群效果似乎也不錯。
第二輪炮擊過后,倭寇前排的精銳損失慘重,后方雜魚們不可避免的動搖起來,稍微靠前的家伙不自覺的開始向后退,而后排的家伙在僧兵的壓迫下只能向前沖,整個倭寇陣線擁擠成一團,變得進退兩難。
“開火!”
徐世楊按照戰前的設想,按部就班的執行最后一輪遠程打擊,重新裝填的十桿火繩槍和早已準備就緒的二十桿火門槍同時開火,在這樣近的距離上,倭寇陣線猶如一個不會動的死靶,比訓練場上射擊草垛也沒差多少,因此,新軍火槍手取得了驚人的命中率——大約人被擊中,其中包括一次擊穿后的二次殺傷。
這輪齊射摧毀了倭寇的士氣,兩側散兵射來幾只重箭,又放倒對方人,倭寇前進的勢頭被徹底止住,所有敵人都開始向后倒退。
“火槍手退后,上刺刀!長槍手向前!”
徐世楊沙啞的嗓音再次響起,火槍手立刻轉身從后排長槍兵留出的空隙中退到后排。
前方,在徐世楊手中旗槍的指引下,五十根長槍同時放平,閃爍著寒光的槍尖直指倭寇胸膛。
“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