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人類開始建立城池,相對應(yīng)的防御武器開始出現(xiàn),攻城的一方,就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才能攻破城池,所以歷史上幾萬人攻打一座一千多守軍的城池,幾年不下,最后攻方不得不放棄的案例也并不少,大宋這幾年和遼金作戰(zhàn),攻城器械也在蓬勃發(fā)展,但是不得不承認(rèn),相當(dāng)多的城池并不是被器械攻破的,而是敗于孤立無援。
今日主攻的漢軍簽軍,盡是宋朝投降的禁軍精銳,最是清楚大宋城池的武備情況以及防御能力,所以一開始都是反對攻打蘇州,但是如今他們作為韃子的走狗,自然沒有什么地位,韃子主將怎么會聽他們得話?
在韃子看來,蘇州作為大宋淮南路的富庶大城,若是攻破政治上對宋朝是個打擊,另外這座城市的人口女子,盡可掠奪至北方,只這一城的金銀財寶,這一次南伐,便不算是空手而歸了。至于南方宋朝都城,能攻下最好,若是攻不下,過幾年再來宋地劫掠一番,也不是一件壞事,在韃子看來,手下的戰(zhàn)士,只有不停的經(jīng)受戰(zhàn)火,才會保持旺盛的斗志,留著宋地給手下的勇士練手,也是不錯的。
對于韃子的這些打算,漢軍簽軍們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們唯一清楚的,就是作為狗,必須要聽主人的話,所以哪怕他們知道攻打蘇州城會傷亡慘重,也不得不帶兵攻打,不過人一旦墮落,就會墮落的很徹底,所以他們就開始在這四周劫掠百姓,來代替他們攻打,眼下蘇州城守軍要放這些百姓逃走,他們自然是不會愿意的。
雖然蘇州守軍想方設(shè)法的放走了一部分百姓,但是剩下的大部分人,在開始扛著攻城器械攻打的時候,守軍的守城器械,便開始向他們傾瀉而下。只是片刻,沒有甲胄防身的百姓死傷慘重,無數(shù)百姓明知道前進可能會死,可后退會立刻死,所以百姓們只能木然的呼喊著,扛著各種器械,瘋狂的朝著蘇州城跑來,然后被城墻上的弓箭射中,倒在血泊中……
鮮血味道彌漫整個戰(zhàn)場,被殺紅眼的百姓,徹底的迷失了心智,當(dāng)百姓們扛著的攻城梯搭上蘇州城頭的時候,城下的百姓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
緊跟百姓身后的簽軍們,擎著手中牛皮蒙著的巨盾,到達城下的那一刻,盾墻分開,手持短刃的士兵,將攻城梯上的百姓一把拽下,然后蜂擁而上。霎時間紅色的人流代替了雜亂服飾的百姓,朝著城墻上爬了上去。城樓上默默看著這一切的副將,沉默的揮了揮手,城墻上的士兵將滾石擂木從這城墻上扔了下去,攻城梯上的簽軍士兵,堪堪爬到一半,就被同從天而降的擂石砸中,哀嚎著從這梯子上被砸了下去。
漢軍簽軍將領(lǐng)早就料到不可能這么順利,沿途百姓抬過來的攻城云梯早就被他們收斂一起,眾多簽軍士兵扛著再次朝著城墻沖了過來,蘇州城三面城墻都搭上了密密麻麻的云梯,這些曾經(jīng)的宋軍,對于宋軍的武器裝備心知肚明,在爬上城墻的剎那,一個持盾的簽軍士兵已經(jīng)擋在了攻城士兵的前邊,而他身后的士兵,手中的長刀一揮,將推云梯的叉竿一刀斬斷,不過宋軍這些廂軍,經(jīng)過這幾日廝殺,也不再是曾經(jīng)看血都i能暈的新兵蛋子,幾桿長槍齊齊刺出,簽軍士兵隨身攜帶,自然不是長盾,只能護住身體要害,卻護不住四肢,一聲慘嚎,就被長槍刺中四肢,被放倒在地,接著后邊的士兵也被長槍兵們刺死,叉竿兵換了一桿叉竿,將靠在城墻上的云梯朝外推去,城外云梯上的簽軍士兵,看著一點一點離開城墻的云梯,絕望的慘叫著向著身后倒去,瞬間砸倒一片同袍。
不過就算推倒一架云梯,可這城墻上還有更多的云梯,也不是每個士兵都如這一組人一般老道,整個蘇州城城墻上到處都是亂戰(zhàn),整個都亂成了一團,不過好在這些守軍都知道韃子的習(xí)慣,一個個的不要命一般的和這些簽軍們死戰(zhàn),
因為這些民壯廂軍們清楚,若是城破,這蘇州城內(nèi)怕是要遭大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