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要是沒有什么動靜,隱忍退讓,豈不是被諸侯給踩臉?!
孔寒友沉默了片刻。
諸侯之變。
這個變局,乃是大楚皇朝最大的變局。
這個時候,他這個主丞相必須挺身而出了。否則,主相占著位置,卻毫無表示,皇帝遲早要換掉他。
在這樁事情是,必須有個明確的態度出來。
孔寒友站了出來,面色無表情,冰冷道:“諸侯王公然刺殺朝廷命官,必須嚴懲,以儆效尤!
老臣前日收到,廬江郡太守晁方正,上報到丞相府的一道《削藩策》奏折。
因為事關重大,正在研判,尚未來得及稟奏皇上。
晁方正在奏折稱,諸侯王囂張跋扈,有不臣之心。其中勢力最強的吳王項弼,最為猖獗。
吳王已經暗中準備了數十年,私自鑄錢,煮鹽鑄鐵販賣,積蓄門客,招納逃犯,囤積兵馬糧草,謀反之心日益猖獗。
這次公然行刺小昏侯,那是徹底暴露出了他干涉朝政的野心。朝堂上任何人只要損傷了諸侯之利,他定然殺之而后快,震懾眾朝臣。
此等逆臣賊子,削之也反,不削也反。早削,其害少。晚削,其害大。
晁方正在《削藩策》上極力主張,削奪各諸侯王的封地。
老臣前日看了奏折,昨夜再看小昏侯遇刺一案,深以為然。故而上奏皇帝,請求削藩!”
這滿朝上下,眾臣們聞言,都是面色震驚。
晁方正是孔寒友的弟子之一。
說是晁方正上奏折《削藩策》,其實跟孔寒友親自上奏折沒什么兩樣。無非是,給晁方正一個上書《削藩策》的巨大名聲而已。
這老師,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孔寒友這個主丞相,儒派領袖,站出來支持削藩。這意味著,這朝堂一個大派系,是站在皇帝這邊。
“臣支持削藩!
地方諸侯,刺殺朝廷二千石官員,這是公然妄圖干涉朝政,等同謀反叛逆,篡權奪位。
此案必須調查個一清二楚,凡是參與刺殺小昏侯一案的幕后主謀,所涉及的諸侯,一概必須立刻削藩,嚴懲不貸!膽敢違抗削藩,出兵討伐之!
未參與刺殺此案的諸侯王,對朝廷忠心,可以暫緩、赦免,不予削藩。”
御史大夫王肅立刻毫不猶豫的上前一步。
“嗯!
丞相大人和御史大人,一起正式頒布《削藩策》,公告天下!
廷尉府抓緊審問,把參與行刺的諸侯王,削藩名單列出來。
太尉李榮聽令,準備好討逆兵馬,若是有諸侯膽敢違抗削藩,立刻出兵討伐!”
皇帝項燕然長舒一口氣,眸光炯炯。
削藩大計!
終于要成了!
大楚皇朝一半的疆土,分散在這群野心勃勃的項家諸侯王的手里,終于要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