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項弼很急,在宛陵城下,逼著眾將領們率領吳軍,沒日沒夜的攻城。
他不能不急!
楚王十萬大軍在大江邊,一戰(zhàn)敗北,退回江北。光是修養(yǎng)元氣,至少要半年,甚至更久。
他寄予厚望的一支援軍,恐怕在數月之內都無法再趕來支援他。
其他諸侯王們看到楚軍十萬戰(zhàn)敗,定然畏懼,不敢輕易渡江,來江南一帶。
他雖然擁有二十五萬大軍,但卻是孤軍奮戰(zhàn),幾乎難以再有援兵出現。
金陵帝都一時半會,肯定是攻打不下來。
他需要在最快的時間內拿下宛陵城,在吳國的外圍建立起強大的據點,獲得足夠的戰(zhàn)略防守空間。
從宛陵郡城北上,離丹陽縣城一百里,離金陵帝都二百里。
丹陽縣城,就擋在宛陵郡城和金陵帝都之間。
不拿下丹陽縣城,是絕對無法進攻金陵城的。
他必須拿下宛陵郡城,才能抵擋住小昏侯和李虞的五萬精兵來襲。
可是,讓吳王項弼有些驚詫的事,小昏侯和李虞擊敗楚軍之后,帶著五萬朝廷大軍回了丹陽縣城駐扎,便沒了動靜。
估計小昏侯也是覺得自己區(qū)區(qū)五萬兵力太弱,畏懼吳軍二十五萬大軍,過于兵力龐大吧。
一旦在野外接戰(zhàn),小昏侯五萬兵力未必能撐得住。
既然小昏侯躲在丹陽縣城不出來。
這樣也好!
這正好給吳王有足夠的時間,抓緊趕造一批攻城器械,去全力攻打宛陵城。
一連六七日下來,吳軍日夜苦攻宛陵城。
但吳王項弼發(fā)現,這宛陵城極為難攻。
宛陵城的太守,是謝安然,當朝駙馬,前主相謝胡雍之長孫。赫赫有名的第二紈绔,幾乎和小昏侯并駕齊驅。
這謝安然在金陵城的名氣很大,有金陵第一青年才子之稱,并非浪得虛名,雖是初次上陣打仗,卻是出奇的老練和沉穩(wěn)。
剛一上任,便立刻開始修葺、加固城墻,數月下來硬是把城墻加高了半丈。
還造了許多箭塔、箭樓出來。
連原先的木城門,都釘上了堅固的鐵板,又厚又結實。幾十個士卒都推不動。
還造了很多守城器械出來,滾木、油鍋、鐵刺拒馬,沒有留下任何明顯的破綻。
這宛陵城,被打造的像是烏龜殼一樣。
吳軍猛攻了六七日,造了許多大型的攻城器械出來,猛砸都砸不破。
深夜。
吳軍十余里大營,火炬通明。
四萬吳兵如往常一樣,徹夜攻打宛陵城,不給宛陵城守軍以休息的機會。
在大營內,吳軍士卒們也是步步崗哨,到處都是篝火,嚴加防備,以防小昏侯偷營。
項弼、項賢,兩父子在營地,望著宛陵城,恨不得能立刻攻下來。
自從項弼知道楚王敗在小昏侯的手里之后,他對項賢的戰(zhàn)敗,也沒那么惱了。
楚王十萬大軍如此強大,都打不過小昏侯。
項賢才區(qū)區(qū)一萬兵馬,在丹陽縣城打輸了也正常。
勝敗兵家常事,習慣就好。
“這謝安然,風流倜儻的士子,卻也是有丞相之資??!
他爺爺謝胡雍是前主相,門閥官吏之首,門生故吏遍布朝野,在朝廷的勢力極深。
謝安然把宛陵城經營的鐵桶一樣,自己的本事也是相當不錯。文武兼?zhèn)涞拇髮⒅虐。?
可惜,如此人才,卻都只為朝廷賣命。
小昏侯如此,謝安然也是如此!
皇帝老兒太命好了。若是他們兩人,哪怕其中之一,能為本王效力,本王何愁這天下,不歸本王所有?!?
吳王項弼感嘆。
“父王,我軍攻勢有點過于急了。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