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王項劇輕車簡從,帶著一群大臣和數十名手下的將領們,從小路倉皇逃離大營,往臨淄而去。
在他們身后,整個烏江大營已經熊熊燃燒,在烈火之中淪陷。
臨淄王項劇回頭一望,看見大營淪陷,心悸膽寒,不由悲從心中來。
“本王和眾諸侯們聯手起兵,50萬大軍屯兵烏江,卻落個如此凄涼的下場!”
項劇失聲痛嚎。
更讓他擔憂的是,回去之后該如何是好?
臨淄國力弱小,如何是朝廷的對手。
他們一群數十人在小路上路況不熟,如無頭蠅般盲頭亂竄,尚未逃出十余里,卻見身后大群馬蹄聲急。
“快,不要讓臨淄王項劇逃了!”
“朝廷有令,誅殺一名叛王,封侯爵!”
“殺叛王投誠朝廷,可饒不死!”
數百名火槍騎兵看到他們的馬車,不由欣喜狂叫。
君臣們沒想到朝廷火槍騎兵追殺太急,頓時感覺大難臨頭,走投無路。
臨淄王項劇看到遠處人影瞳瞳,朝他們奔來,嚇得魂飛天外。
眾臣們面面相覷,感到頭皮發麻,渾身冒冷氣。
“我們投江吧!”
“這水太涼!”
“不如”
文臣們心有靈犀,望向項劇。
“不如”
眾武將們也頗為默契,望向項劇。
臨淄王項劇驚恐的看向眾文武大臣們。
“噗嗤!”
項劇人頭落地。
大臣和大將們轉身跪在小道上,獻上叛王項劇的首級,恭迎朝廷軍隊前來。
傍晚時分。
楚天秀、李虞,還有朝廷一群將領步入烏江大營內。
叛王必死!
眾諸侯王們知道自己死期將至,死的死,逃的逃,沒有一個留在這烏江大營內。
但是,投降的文臣、武將們,還是有一條活路的,人數多如麻,紛紛在大營跪迎小昏侯等一群朝廷將領。
雖然戰敗之后,他們的下場也會悲慘。
但只要能逃得一條性命,歸鄉務農,也是可以接受的。
“諸位,本侯向朝廷上書,除首惡誅主謀,其余協從之人在戰場投降者可饒不死。諸位可留下參加夜宴,今晚之后,回鄉去吧。”
楚天秀看著眾降將們道。
“謝小昏侯!”
“謝朝廷開恩!”
眾叛軍大臣、大將們狂喜,紛紛叩拜。
大營,很快白起了流水夜宴,慶賀這次大捷。
烏江大營淪陷,50萬諸侯聯軍灰飛煙滅。
這意味著江北的諸侯王叛軍再也不成氣候,哪怕剩下幾只三腳貓,也不過是垂死掙扎而已。
根本不用楚天秀親自去動手,派去了朝廷將領去收拾他們便可以了。
“捷報!”
“捷報——!”
“小昏侯率領火槍火炮新軍,擊破烏江大營,五十萬諸侯聯軍大舉兵敗。十路諸侯王,自刎烏江,兵敗而亡。歸降者,不計其數!”
“朝廷頒布《削藩令》!凡是參與叛亂的十路諸侯國,立刻撤銷封國,設置郡縣,歸我大楚朝廷直接管轄!”
“未參與叛亂的諸侯國,原樣不動?!?
消息傳到金陵帝都,整個金陵城沸騰了。
《大楚邸報》反應最快,急忙趕刷了最新的戰報,在全城拼命售賣。
門閥士子們、勛貴們,無不爭搶著買邸報,一睹為快。
“一代戰神,新一代戰神啊!~前有太尉李榮,鎮守邊疆,威懾匈奴。后由小昏侯楚天秀,平叛諸侯之亂,立下不世之功!”
城里的老朽們,一個個激動的顫抖。
茶樓,酒肆,百姓們無不在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