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相自會見他加入歲舉名單。你這樣事后奏報,讓本相很難堪啊。”
“主相大人。”
孔寒友卻是一副淡然,拱手款款道“朝政大事,不可因個人喜惡輕下決斷。您身為主相,肩負審查歲舉之責,更當謹慎。被人冒犯一句是小事,誤了朝廷歲舉選才,那才是大事。”
金鑾殿內,眾臣們垂手而立。
一片肅靜。
沒人敢在丞相和御史大夫之間,插一句嘴。
他們看不清楚御史大夫孔寒友,借著進獻“昏侯紙”,抨擊謝主相大人的意圖在何處。
孔大人出手,從不虛發。開了火,定是有備而來。
稍有不慎,便是戰力頂尖的御史府,和實力雄厚的丞相府間,爆發一場朝爭,不知多少人丟掉官帽。
他們哪敢卷進去。
項燕然坐在龍椅上,望著殿內的丞相謝胡雍,御史大夫孔寒友,陷入沉思。
他也沒明白孔寒友沖著謝丞相嘲諷一番,真實意圖所在。
但是顯然,孔寒友這進行“祥瑞”之舉,已經給了小昏侯加了一道功德護身符。
謝主相是無法再找理由,阻止小昏侯進入歲舉名單之中了。
“擬朕旨意。”
“已亥年末,臘八歲舉名單通過。另,恩準小昏侯楚天秀參加殿試。責令太子項天歌,一同與眾舉子參加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