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日后一統天下的一件大利器啊,又豈能稱之為天禍?
明明是祥瑞之兆,大楚皇朝振興之兆!”
孔寒友不由心頭咯噔一下。
他忽然明白,董仲舒為什么一頭扎進火藥里面去了,也不管其它事情。
這火藥,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絕非一件兵器這么簡單,寄予厚望啊。能助皇上一統天下諸侯,橫掃匈奴的神器。
連平王李榮看了火藥,都欣喜若狂,太尉府開始研制火器。
這樣的好東西,皇帝看了心喜,當然不喜歡別人批評。
董仲舒的《陰陽災異說》,偏偏遇上了玄武廟雷擊事件,出現重大失誤,連帶著皇帝對董仲舒的《獨尊儒術策》,也不是那么信任了。
誰知道,這個《獨尊儒術策》里面,會不會也有重大的失誤?!
說白了,因為玄武廟雷擊事件犯了大錯,皇帝心中對董賢良提出的學說和對策,都不是太信任了。
“可是,皇上,這火藥雖好,終究是技巧小術。治國方略,方為大道!”
孔寒友苦心道。
“那養馬,是小術還是大道?馬政,乃是國之大事。太尉府在山丹軍馬場的十萬匹戰馬,是我大楚抵御匈奴的重器。這火藥,為何就不能是國之大事?
儒家是治國韜略,兵家就不是?”
項燕然冷道。
大楚立朝太祖皇帝項羽,還是兵家出身,橫掃天下諸侯,登基稱帝呢。兵家韜略就不重要么?!
“呃臣失言!”
孔寒友心頭一顫,啞口無言。
差點把項氏皇族的出身給忽略了,項家子弟很重兵家學說。看來,科舉考試無論如何,得有兵家的一分地方。
“你回去,和小昏侯、王肅,好好辯一辯,這縣試考題,如何考才好。朕看了,自會有判斷。”
皇帝沉聲道,揮手。
“是,臣告退!”
孔寒友心中酸楚,無奈。
皇帝雖讓他繼任新主相,只是為了鞭策門閥勛貴派,終究還是沒有完全支持儒家學說的意思。
而且,小昏侯在皇帝心目,還是很有地位的。
這個金陵頭號大紈绔,用長生仙丹來諂媚沈太后,用火藥在皇帝面前各種表忠,眾臣眼里的諂媚之臣卻已經成了沈太后眼里的大孝子,皇帝眼里的大忠臣。
唉~!
皇帝信任小昏侯這個大諂臣,令他、謝胡雍、王肅這樣的老臣,都是徒呼奈何啊!
不過,為了儒家獨尊的千秋大業,他還是要全力以赴擊敗小昏侯,不能讓小昏侯毀了儒家的前途,重現春秋戰國的三教九流大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