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持續了數月,從早春到初夏,終于在北詔退兵,南宮無言下令班師回朝的那個時候結束了。
一場暴雨洗刷了戰場上所有的血腥和骯臟,尚未清理的斷臂殘肢深埋進泥濘的地表,數百年后白骨累累怨氣深重。
也是時候結束這一切了。
北辰修收到沈君兮來信的第二日,便下令蕭堂宇繼續退守錦州城,自己和白子昭一同班師回朝,龐大的軍隊浩浩蕩蕩的穿過了千傾關,朝著錦州和北詔都城的方向去了。
盡管派去的探子回話,北辰修是真的離開了,但南宮無言總覺得心里不太踏實。
北辰修當真會這么輕易的放棄沈君兮?
直到反復派人去確認了北辰修是坐在班師回朝的轎攆中之后,南宮無言才略略安下心。
既是如此,他似乎也沒有留在郢城的必要了。
不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南宮無言還是在郢城停留了七日,直到派去北詔的探子確定了北辰修只是在北詔錦州城稍作休整,便啟程回了皇都,連著北詔駐守皇城的壽親王都開始操辦陛下回宮的一應事宜,才算是放下心。
畢竟,北辰修此行雖然沒有一舉攻破東楚邊防,大大挫傷敵方銳氣,卻也是將其驅逐出境,收復失地,算是凱旋而歸了。
相較于東楚的一片愁云慘霧,北詔民眾已然投身于天災后的重建中。
南宮無言明白,北辰修為了沈君兮和她腹中胎兒,應當不會再公然挑起戰爭,但他生性謹慎一些,便吩咐李宗錦留在郢城觀察一段時日,順便重新甄選一個郢城的新城主。
而他,便要將重心放在帶沈君兮回東楚皇城上了。
回了東楚皇都,便是他的地界,縱使北辰修有哪一日反悔了,想要搶回沈君兮,也沒有機會了。
南宮無言給了沈君兮半日的準備時間,在北詔退兵后的第七日,也下達了班師回朝的命令。
次日清晨,便準備好了馬車和轎攆,除了李宗錦帶了十萬軍隊守護郢城邊界,隱約與北詔蕭堂宇遙遙相對之外,他帶了陌玄和兩萬兵馬,護送南宮無言回宮。
說到底,李宗錦還是有些擔心南宮無言回宮之后忘了自己,就把他放在這小小的一個郢城里,任他自生自滅的。
作為東楚的帝王,身邊從不缺少毛遂自薦之人。
他好不容易才爬上兵部尚書的位置,再往前一步就是三公之首的丞相,他又如何能甘心呢。
就算沈君兮如今還牢牢地坐在這丞相之位上,可她身懷有孕,只怕也坐不了多久了,南宮無言不至于會讓沈君兮禍亂朝綱。
最大的可能性,是待到沈君兮生產過后,封她為妃納入后宮。
既是如此,相位空懸,歷年來都是從六部尚書中選擇。
雖說刑部的權力更大一些,吏部偏于靠近皇權,相對來說兵部較為雞肋,可李宗錦有信心用自己的實力碾壓他們。
更何況,就算南宮無言身邊還有一個步非凡,但御史大夫與丞相不同,步非凡幕僚出身,南宮無言最是信任他,必然不會讓他掌天下百官雜務,而是讓他安安分分的做著御史的工作,成為帝王最堅實的耳目。
可這一切,都要他回宮,在南宮無言身邊,或是立下功勞,才有可能實現。
如今南宮無言班師回朝,卻并未帶上自己,也沒有明說什么時候會召他回去,倒是讓李宗錦有幾分急切。
可南宮無言最近本就心煩意亂,性情十分暴戾,李宗錦甚至不敢在他面前表露出任何的不滿。
問都不敢問一句,眼睜睜的看著南宮無言帶著沈君兮離開郢城。
反倒是沈君兮,在臨走前,竟然還特意來向他告別,然后給了他一封信。
信中只有寥寥數語,依著沈君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