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堡、鎮安堡、鎮靜堡、鎮邊堡、大清堡、大康堡、鎮武堡、壯鎮堡、閭陽驛、十三山驛、松山堡、杏山堡、牽馬嶺、戚家堡、正安堡、錦昌堡、中安堡、鎮彝堡、大靜堡、大寧堡、大平堡、大安堡、大定堡、大茂堡、大勝堡、大鎮堡、大福堡、大興堡、盤山驛、鄂拓堡、白土堡、塔山衛、中安堡、雙臺堡等40座城池努爾哈赤還下令把遼河以西居民驅趕到遼河以東,并讓遼河軍民部(剃發易服)不從者一律屠殺。
消息傳到京城時明熹宗很是震驚急調王化貞、熊任弼回京受審,另任明山東巡撫王在晉,為兵部尚書代遼東經略與明薊遼總督王象乾,一起謀劃招撫山海衛關外被漠南蒙古各部占領的地區。
得知大明帝國一下子丟失了這么多土地!吳俊振很是生氣他站起來拍著桌子喊道“該死的建奴,敢問馬兄接下來我大明沒有反擊嗎?”
于是馬維就接著說下去明定遼將軍毛文龍,屢立戰功之后被升為東江總兵,在明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發生了兩件大事分別是明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被封為(東廠提督)從此閹黨得勢以及何屬東印度,由于在巴達維亞駐扎了荷蘭水軍為了開商共市多次入侵大明帝國!
而荷蘭水軍在進犯福建承宣布政司沿海時被明福建巡撫南居益,帶福建水師出動雙方開戰炮轟最后擊退了荷夷艦隊退往澎湖巡檢司,荷夷還經常騷擾東海平靜嚴重的影響了漳州府和泉州府沿海安,明熹宗很重視決定加強明軍水師防御,并封鎖海岸嚴查商船。
同時明東江總兵毛文龍,為解救遼民特意派兵從四面出擊命明東江游擊朱家龍,從千家莊進軍、命明東江參將王輔,從鳳凰城進軍、命明鎮江參將易承惠,從滿浦府進軍、明鎮江千總張盤,從麻洋島登岸偷襲金州衛。
自己在率8千馬步明軍精銳從鎮江城、湯站堡一路進攻,按照明東江總兵的方略解救了許多百姓,又用戰船將金州衛一帶幸存的4千遼民接過河去安的地方,許多青壯年遼民苦大仇深紛紛參軍。
明鎮江千總見民心可用就編成35隊一起進攻金州衛,結果一舉拿下金州衛繳獲了后金明降軍大小炮銃1014位、硝磺連藥一石、大小鉛炮子7302顆,之后又乘勝收復了遼南半島的旅順衛以及望海堡和紅嘴堡,使得遼南數百里土地重歸大明,史稱「金旅大捷」。
使得明東江總兵開辟了遼東都司戰場新局面,將登州衛、萊州衛、旅順衛、皮島、寬叆堡連為一線,解除了后金所占領的遼南四衛對山東承宣布政司的軍事威脅,讓大明在遼東都司2千里海疆得到鞏固,并完成對后金的海上封鎖加重了后金統治區內糧食緊張狀況。
當時后金駐軍在復州衛四處擄掠遼民糧食,明鎮江千總張盤,就利用遼民對后金軍的痛恨夜襲城門攻,但后金不甘心失敗又調大軍反撲,結果明鎮江千總在城中設伏再次大敗后金軍。
另一邊明東江總兵還讓遼民張屯,去后金當翻譯官(做大明間諜),正巧得知努爾哈赤準備繞道漠南蒙古西征攻打山海衛一帶為了牽制后金,張屯就發信聯絡明東江總兵親率3萬明軍直搗后金舊都汗庭[赫圖阿拉]以攻其必救。
而后金在赫圖阿拉城以南,還設有董骨寨、牛毛寨、閻王寨三座要塞深溝高壘易守難攻,明東江總兵就率部攻占董骨寨又激戰16日才奪下牛毛寨和閻王寨,把后金守軍部消滅但后金各地駐軍開始反撲,明東江總兵就設伏攔截后金援軍。
此時努爾哈赤得知后方事情才放棄西征,率四旗大軍回援來救,明東江總兵就考慮到孤軍深入且士兵疲勞,又完成了牽制努爾哈赤的任務便撤軍,史稱「牛毛寨大捷」。
之后明東江總兵又再次重創后金軍取得了「烏雞關大捷」,兩次大勝明軍先后共斬首后金726人、俘虜14名士兵、婦女5名等等,當時的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