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由于天災不斷,一些難民逃上山要飯,導致寺里的糧食不夠和尚們吃了,寺里也得不到任何施舍和香油錢。
方丈為了保住皇覺寺只好罷粥散僧,打發和尚們云游化緣,其中如凈才做了五十天的行童,而且還不會念經、做佛事,但是也沒有辦法,他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樣子,離開寺院托缽流浪,這年朱重八才年僅17歲。
如凈邊走邊乞討,他聽人說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從河南江北行省濠州城向南走到了淮西道廬州路合肥縣。
然后又折向西進入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到了固始縣、信陽州,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等地,還東經鹿邑縣、歸德府亳州,于蒙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又回到了皇覺寺。
在這流浪的三年中,如凈走遍了淮西道的名都大邑,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識了世面、開闊了眼界,還積累了社會生活經驗,艱苦的流浪生活鑄就了如凈的堅毅、果敢性格,但也使他變得了殘忍、猜忌,故此這段生活對他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同時如凈在外云游的三年里,也正是各地起義軍風起云涌的時期。社會上廣泛流傳著〈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說法,北方的白蓮教也在進行同樣的宣傳,故此如凈在流浪中,也接觸到這樣的宣傳,他目睹了朝廷對災情治理不嚴以及人民生活惡化的現狀,意識到天下大亂很快就會來臨了,所以他在回到皇覺寺后,就開始了勤奮學習、廣交朋友,準備干出一番大事業來。
蒙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5月13日,百姓們在遭受了壓迫以及天災疫情的打擊下,恰巧又遇到黃河堤壩決口,朝廷強征了15萬民工去修筑黃河堤壩。
這讓出生比較寬裕家庭信奉白蓮教的韓山童,與信奉彌勒佛的劉福通兩人認為時機已到,故意把泥菩薩埋在黃河流沙中,在讓人挖出來編造(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歌謠在民間四處傳播。
nrsc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