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把牌官2人。
營專門練習神槍、神炮,又得明大寧都指揮僉事譚廣,獻馬5千匹,使得軍隊陣容擴大又稱為〈五千下營〉依附于「神機營」設官如神機營以下各軍,營下編四司,每司設(把司)官2人。ii
大明前期京軍三大營編制全營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備火器、騎兵1000人、炮兵400人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共計官兵5000人。
裝備火器有;霹靂炮3600桿(步兵火銃)合用火 藥9000斤、重八錢鉛子90萬個、大連珠炮200桿(多管火銃)、合用彈藥675斤、手把口400桿(炮兵防身用手銃)、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都配備有,號稱大明帝國最強天子親軍護衛隊。
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11月,明太宗第四次命明司禮監太監兼正使、明司禮監太監兼副使奉命統軍2萬7千人,駕駛寶船四十艘出使滿剌加國、爪哇國、占城國、蘇門答剌國、柯枝國、古里國、南渤里國、彭亨國、吉蘭丹國、加異勒國、勿魯謨斯國、比剌國、溜山國、孫剌國等地。
船隊于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從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州府出發,使團中包括官員868人、兵26800人、衛指揮使93人、都指揮使2人、書手140人、百戶430人、戶部郎中1人、陰陽官1人、教諭1人、中書舍人2人、醫官醫士180人、正使太監7人、監丞5人、少監10人,內官內使53人,其中包括明廣州府通事馬歡,明陜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明泉州衛指揮使唐敬、明寧夏衛倉大使王衡、明金吾左衛指揮使林子宣、明通州右衛指揮僉事胡俊、明中左備御千戶哈同,等官員一起隨行保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