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賦予基地“消費”和“體驗“的功能,則既順應了國家鼓勵消費和推動足球發展的兩大趨勢,又提高了房企的商業運營能力。
房企可通過足球基地的規劃,獲取土地資源,建造先進的訓練設施,發展青訓梯隊建設。在訓練場周邊,房企可建造一系列配套,如足球主題的商業中心、酒店、度假場所,健身和其他運動場地等。比如現在龍騰足校的足球場地租賃,每周的免費場地開放都是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龍騰集團計劃通過球隊運營打響名氣后,利用足球主題的設計和活動吸引球迷前來消費體驗,比如將酒店客房布置成世界各大俱樂部主題風格入住酒店換取在訓練場與球星接觸機會在商場內出售世界各大俱樂部周邊產品,開設足球風格的餐廳、ktv等在基地內消費一定金額可換購球星簽名球衣等。
這也是國內非常多的俱樂部沒有做到的地方。例如在國內職業化程度最高的俱樂部廣州恒大,他們居然就在天河體育場建了一個非常狹小的球迷商店,賣的東西也就很簡單的球衣,足球等最基本的產品。反而在球場外,只要一到比賽日,全是擺攤賣的泰版球衣。
泰版球衣算是中國國內足球消費的一個特色。因為早期的各個歐洲俱樂部均把自己的球衣交給泰國的制衣企業進行代工。所以泰國很多企業也拿到了這些俱樂部的樣板球衣。他們在制造這些正式球衣的同時,也制造更多的盜版球衣。只不過盜版的球衣在材質上比正版的有所不如,其它的設計則完全是一模一樣。雖然后來中國國內開始大量的仿制這些盜版球衣,但是最后還是統稱為泰版球衣。
一件正版的球衣,以廣州恒大的秋衣為例,價格在2991000之間,分球員版和球迷版。而泰版球衣則多是100元以內。因為中國足協和耐克簽的合同,所有的球隊球衣均是耐克的。
再就是為企業的品牌打廣告。廣州富力俱樂部的背后企業富力地產董事長助理陸毅就曾對媒體表示,“投資足球一兩個億元,卻可能帶來四五個億元的廣告效應,其產生的疊加效應遠遠超越廣告市場”。
而據有機構測算稱,廣州恒大每投資足球1億元,大約會有15億元的經濟效應回報。2015年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10報告就對恒大做了分析,報告顯示,恒大品牌價值從2010年投資足球后連續5年蟬聯中國房企10第一。從2009年的4154億元到2011年的28310億元,恒大品牌價值五年多提升了足足7倍。全國許多地方的球迷都喊出了“投入還是不夠大,以后買房就買恒大房”的口號,由此可見,廣州恒大在中國足球這個大背景下將自己的房地產行業推向了全國各地,恐怕做再多的廣告也沒有足球聯賽宣傳力度大。
這也對應了恒大俱樂部老板的一句話“央視廣告每秒的費用就是15萬元,其他地方電視臺的廣告每秒也要幾萬元,我們球隊的比賽是90分鐘,你可以算一下,如果要做90分鐘的廣告,要多少錢?”
最后從集團的長遠規劃和國際化方面來看也有利于海外業務的合作及拓展。
房企通過投資海外俱樂部,能加強與國外政府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收購海外土地及項目的建設機會的獲得。
以萬達為例,2014年11月,萬達入股馬競談判完成的消息傳出。2014年12月,又有消息稱與西班牙政府關于投資馬德里南部原“歐洲賭城”地塊的商談已接近尾聲,萬達將投資60億元建造綜合體。很顯然,對當地球隊的投資會提高房企在地方政府的眼里的“印象分”,對房地產項目的談判有利。綠地則收購了西班牙的酒店,并在西班牙設立了申花隊的訓練基地。
房企與海外俱樂部合作,不但有利于自身地產業務在海外的發展,還能為旗下青年球員的訓練和成長渠道,從而間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