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夫來折騰一場大典。
這個提議引得老李勃然大怒,他認為這是小兔崽子藐視秦王封號,辜負了他這個當爹的一片苦心。
父子二人鬧騰一陣,最后以李泰屁股上多了好幾個大碼鞋印抱頭鼠竄結束。
看著李泰落荒而逃的身影,老李輕笑著搖了搖頭,而后坐在丹陛上沉默半天,聲音飄忽道“四德,王福生那條老狗幾時能回?”
四德聞言腳下無聲地跪倒老李身前叩首回道“陛下,老祖宗回扶風老家祭祖,年前特地與陛下告假一月。
今兒是正月十五,算一算日子還有七八天能回。”
李世民喃喃道“這條老狗走得倒是時候,近些時日長安發生了多少大事,害得朕要說兩句體己話也沒人聽……
今日已是元宵,今兒過后祭祖應該諸事已畢,四德,著人迎你們老祖宗一程,朕這些天……憋了好多的話呢……”
四德聞言渾身上下三萬三六千個毛孔無不熨帖,老祖宗雖然離京祭祖將近一月,可這圣豢不曾衰減分毫啊。
當今天子嚴厲約束宦官,他們這些內侍在天威之下活得那叫一個憋屈,天天捧著卵子過活,盡管他們沒有這玩意兒,可這句話依舊能夠非常貼切的形容貞觀朝宦官們的處境。
時時刻刻謹言慎行不敢喘一口大氣,皇帝雖然對家人功臣寬厚仁愛,可對他們這群內侍卻比治軍更加嚴厲三分。
宮人但有差池,一頓板子那是起步價,過錯稍微苛重三分,等待他們的下場一定是人頭落地。
整個宮中,唯有老祖宗王福生能夠在陛下面前說道一二,若有宮人無心犯錯老祖宗也能回護一二,陛下同樣唯有在老祖宗面前方能吐露一些心聲開解心意。
老祖宗離京以后宮人們如喪考妣,從上到下全都沒了主心骨,如今聽得皇帝催促老祖宗返京,四德頓感一股喜氣沖得他渾身骨頭輕了幾斤,重重一叩頭道“陛下圣明,奴婢這就前往扶風迎老祖宗回宮伺候陛下!”
……
出了宮后李泰著人火速召集契丹、奚族、室韋諸部使節相議大事,王玄策、蘇定方先行孤身入平壤,他們能否頂住蓋蘇文的壓力,這三部的作用非常關鍵。
至于靺鞨,李泰刻意選擇了無視。
這一塊臭不可聞的裹腳布已經完成了他的角色戲份,至于賠償和一千精銳入質一事,借他一千個膽也不敢毀約,即便泉氏不認同這一紙盟約,靺鞨也得捏著鼻子認了。
人最經不得念叨,回府以后李泰卻是第一個看見了勿吉長興。
“殿下,長興恭候多時矣!”靺鞨少族長行禮如儀,恭敬無比得迎在李泰馬首之前。
李泰笑道“你倒是個靈醒的,我請的人沒到,反是讓你捷足先登,你們靺鞨人在長安消息當真靈通!”
………………………………………………………………………………………………………………………………
感謝‘每次開車我都會漂移’書友發長評力挺支持大唐,從你的字里行間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你是一個悶騷的老司機,胖哥哥就喜歡你這股子悶著浪的勁頭(_)。不管怎么說,有你們的長評對于作者的激勵并不亞于一次打賞,千山拜謝了,這本書我好好寫你們慢慢看,我不能保證讓大家都盡興滿意,我只能保證自己用心。說一千道一萬,沒有大家的收藏、推薦票和將來的訂閱支持,千山也不能隨時保證打滿雞血,所以了只能繼續請求大家的支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