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建嵐,你領一百弟兄,從這左將軍府里抬出些金銀珠寶,在城內招募壯丁,用以巡防城內治安。”
會稽城內東晉百姓中,親親百姓與投降派大概也占了一半。只要有錢拿,從中招募壯丁來協防管理治安是完全沒問題的。無論如何,總要先恢復城內基本秩序,以免產生混亂。
“李松林,令你率一百弟兄駐守將軍府,對將軍府里面的人嚴加看管!”
其實這次王凝之大宴賓客,光是客人就有數百人之多,更別說這左將軍府內奴婢成群,如今裴部看管的只怕有五六百人之多。雖說會稽官紳全部投降了,但現在依然得軟禁著他們,誰知道其中有沒有詐降的!不過這些人都被搜了身,繳了械,一百全副武裝的將士分守各門,倒還是能鎮得住。
“煩勞父親親率四百將士奔赴各城門處,封鎖會稽,除了咱們的人,一只蒼蠅也不能出去!”
保密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會稽被秦軍攻占,東晉必然會很快發現的,這點瞞不住。裴盛秦所要隱瞞的,是裴部的具體人數情報。一旦東晉方面得知裴部只有區區八百人,相信這會稽很快就會被附近各城鎮的晉軍圍剿,哪怕裴盛秦拿出王凝之謝道韞這兩個人質也不起作用。開玩笑,只要打發了八百疲兵,就能夠白撿收復大晉第一重鎮的大功,這買賣誰知道了會不想去做!至于得罪瑯琊王氏和陳郡謝氏?在這么大的天降餡餅面前,也顧不上這么多了。只有當附近的晉軍各部不知道裴部具體人數時,他們才會投鼠忌器,他們會想,能夠打敗兩萬會稽守軍的秦兵豈是好惹?如此一來,再亮出手上兩個人質,便能有效地嚇退晉軍,爭取時間。
眾將都接受了裴盛秦的安排,紛紛應命退下。父親皺了皺眉頭,四百人把守各城門,對于會稽這樣的超級大城來說,實在是有些吃緊。奈何父親也知道能用的只有八百人,處處要人,能擠出四百人來也已是極限。當下叮囑了裴盛秦幾句,也下去行動了。潛移默化中,裴盛秦已從裴元略手中接過了這支軍隊的領導權。
最后,裴盛秦看向石越“石叔,請您帶著最后的兩百弟兄出城,走一趟城外的駐軍大營吧。帶著這些東西,去接收兩萬精銳晉軍!”
裴盛秦手所指的,是一堆印鑒,以及無數剛剛才寫好的書信,它們的主人都是會稽城內的武將,也都屬于剛剛集體投降的那一批人。
受識字率和受教育程度影響,實在很難指望這個時代的底層士兵懂什么忠義,大多數士兵都只是唯將領之令是從。將領一個人,往往就代表了麾下所有士兵的意志,因此古代極容易出現全軍嘩變,這放在現代是不可能的。比如益州水師的嘩變,就是因為軍中無數中層將領心向已亡的成漢,他們愿意跟桓老太君,麾下士卒只知道吃飯睡覺打架,自然也就一起嘩變了。
按理論來說,石越帶著這堆印鑒與書信,完全可以接收了那兩萬晉軍,因為這些印鑒書信代表了他們上面的將領們的意志。不過凡事總有意外,八百人分出了六百,便只剩兩百。帶著這么點人去接收百倍于己的大軍,實在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決不可只靠蠻力。思來想去,如果真有一個人能做到,那一定是石越。
石越自然也知道此行兇險,卻還是笑道“公子放心,石某必不辱使命!”
原本計劃是沒有算入這兩萬晉軍的,本只打算捉了王凝之夫婦,造出聲勢后就逃出會稽。誰曾想王凝之竟剛好在設宴,讓裴部將會稽所有官紳都一網打盡,有了收服這兩萬東晉精銳的機會。只要收服了這支軍隊,說不定便能在會稽堅守下去!這樣的天賜良機,不容錯過。
裴盛秦最后又看向一個獐頭鼠目的年輕男人:“王瑪之,你立即去把城內能找到的船匠都給我找過來,越快越好!”
此人本是一混混出身,最擅鉆營,憑著七拐八彎和王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