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鼎山便在西江,說來與陸玄還有故地情誼。
有時候陸玄也會想,若是昔年尋道,知曉云鼎山中有玄門大宗,興許自己這輩子就有些不同了。
不過隨著日漸修持,這想法也只當成了苦悶修行之中的一個調劑。
陸玄覺得岳清秋的話頗有些道理,于是也沒帶著兩人同往。
與二人說了武當所在,便叫她們先去武當小住,待得事情處理妥當,再回去找她們。
因此下了青城山后,陸玄便與二女做了分別。
此后一路云行,終是到了云鼎山!
云鼎山實際是當世名山,不過一如峨眉一般,仙修之所哪里是凡人能尋。
所謂云深不知處,不是仙家津梁,沒有那山石峭壁如履平地的本事,便是知道仙宗就在那里,你也無緣得見。
當然,對于此時的陸玄而言,除了云鼎山守山法陣之外,其它已經都不是什么問題。
云鼎山之‘云鼎’二字。
有些緣由。
只因此山積年云霧繚繞,山脈回環,又好似一尊大鼎,所以得名。
占地頗廣,有原始叢林。
猛獸不少,險地更多,便是積年老獵人、老樵夫,也少有踏入其中的。
陸玄駕馭云光,遁入云鼎山山脈之中,所見便是一片云山霧繞。
若非修者本事,只怕都辨不清四方,更談不上尋得山門所在。
大袖一掃,清出前路,便自按著青城派中得來指點,尋得一處山頭要落下。
正到半途,便有無形陣勢阻擋!
陸玄見怪不怪,青松子有言,云鼎山自有陣勢,門內規矩森嚴,凡入山門,不可駕云,不可馭劍,只能步行。
或有騰挪之法可以運用,但也高不能過十丈。
道理究竟何來,青松子解釋道:“還是規矩二字,其目的除了不讓門中弟子因有飛遁之法,生了妄念,不敬云鼎山這宗門基石。也有弟子不可云端飛遁,反在山中靜修的師門長輩頭頂而過,是為不尊長輩的意思。”
倒也不能說沒有半分道理,但聽來總有些別扭。
不過這是云鼎山的規矩,他自家門中之人沒有意見,別派之人自然也不該多舌。
剛剛觸動這禁云法禁,便有一尊神將自虛空中出現。
這神將手持鋼鞭,頗有些威武,好似俗世人家的門神。
云鼎山修行法門類別也自不少,與玄門護法神將之上別出機杼,陸玄對此也有幾分了解,不等那神將開口,便自稽首:“哀牢山門下陸玄,受峨眉掌教沖元真人之托,有要事要通知貴派掌教,還請神將通稟。”
那神將倒是客氣得很,尤其聽了陸玄來歷之后,更是抱拳一禮,“還請真人稍待,小神去去便回。”
話落音,神將便沒了影蹤。
等了一會兒,神將未曾出現,卻有一名中年道人來到他的面前。
見面稽首,“云鼎山張知靜,見過陸道友,聽聞道友受齊真人所托而來,未知可有憑證?”
只這一遭,便知云鼎山規矩要多一些。
眼前這張知靜,修為與陸玄仿佛之間,也是元神中人。
顯然云鼎山的高人是算得陸玄修為,這才派了個元神弟子來迎。
此外以云鼎山的本事,不難確定陸玄來歷真假,還要走一遍流程,就知道規矩的不可破性。
陸玄早得了青松子提點,入鄉隨俗,也不介意。
只將齊湛淵符令交出,供張知靜察驗。
果然,張知靜也只是略看了一眼,便將符令送還,隨后道:“還請道友隨我入山,等見了掌教真人,道友再親自將符令交予我派掌教真人細看。”
這一來一回,麻煩不少。
真個好比俗世王朝的辦事效率了。
陸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