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
潯陽,周府。
陸清回到潯陽之后,第一時間便上自家二哥門上拜訪。
二哥周淳也只比他大上一歲,從小一塊兒玩到大,兄弟情誼頗為深厚。
“子澄,近來過得可還好?”
兄弟二人雖然各有身份,甚至各自圈子里地位不低,不過見面的時候談的也多是家長里短。
“如是少了吃用,什么地方需要打點的,要記得跟我說。”
周淳敦厚,對于自家這個弟弟也是十分看重,深怕獨自在外沒吃好穿暖。
至于弟弟一身文名,在文事之上能有何等功果,他到是不是那么的在意,家里如今發展的還算不錯,如今這世道,真要是高居廟堂也并非就是一件好事。
名聲太大,要是真個起了戰亂,說不得自家弟弟還得被人盯上,也是麻煩。
他此時的一些想法,其實和父母差不多,都是想著陸清能夠早些成家,有個安穩的日子。
再者陸清算是過在陸氏門下,也算是舅爺一脈的香火,如是能夠多生幾個子嗣,想來舅爺要是知道了,想來也是高興的。
兄弟二人還小的時候,雖然做舅爺的陸玄經常修行,多數時間也是陪伴祖母陸英去了,不過他們也經常和舅爺呆在一起,與陸玄其實還要親近過父母。
而且他們如今能這樣自主,各自有自己的主見,不完全受傳統的影響,也不乏陸玄的原因。
否則周云雖然也有一些見識,到底不過是一個漁家漢子,先天觀念上逃不開一個普通漁戶人家的層次,小翠更不必說,沒有陸玄的影響,夫妻二人也難教出這么兩個已經能算是靈玉資才的兒子來。
所謂寒門難出貴子,更多其實不是財富問題,而是從小到大的家庭影響,父母感染,父母俱是老實百姓,窮苦人家,如何能真正教出個貴子來?
所以但凡寒門走出來的厲害人物,要么是極小的時候便得自己討生活,父母方便對他造成的影響不大,要么便是真正的天才,通常情況下,這種人是少數的。
周淳、陸清兩兄弟有幾分天賦,不過尚且比不得這等人,所以陸玄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小,兄弟二人長大之后,讀了書,懂了道理,陸清更是在儒林前輩門下治學,不難看透這一點,所以雖然陸玄離開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二人心中掛念卻不見少。
已經成家立業的之周淳,更是希望弟弟陸清能夠支撐起陸家的香火,也不枉舅爺多年教導。
當然,兄弟二人都知道各自是有逐漸的,周淳也沒就此多說,想來自家三弟也明白得很。
“我省得的。”
陸清倒也沒有和兄長客氣的意思,他治學有時確實需要銀錢打點,畢竟畢竟多數時候鉆研經典,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琢磨如何賺錢。
不過話說回來,到了他如今這個地步,就是想要花天酒地,也有的是人請客,所以消費也不高,更多的還是人情往來,收集古籍經典之上的一些花費。
當然,少不了練武所需。
兄弟二人都是陸玄調教過的,自然練過武藝,陸清能有如今學識,武功功不可沒,畢竟練過內家功夫之后,身康體健,神思清明,其實也有助于讀書。
“月前我隨先生出游,倒是錯過了英兒滿月,實在遺憾。”
陸清道。
“這有什么妨礙的,都是一家人,日后又不是不見了,再者等英兒長大了,還得是你這文名頗盛的三舅教導才是,屆時就怕你又覺得小娃娃太過鬧騰了。”
周淳笑道。
陸清看了自家二哥一眼,有些無奈。
二哥速來都比較穩重,也很少說什么玩笑話,常人都是成親生子之后變得更為穩重些,他這二哥倒是不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