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里,都是忍不住轉(zhuǎn)頭看向了王友直,他們都沒想到王友直能夠說出這么一番話來。
當(dāng)然,二人聽了這話的想法都有所不同。
陸玄聽了此言,想到的是前世的一些事情,略微有些詫異。而羅賢就是皺眉了,因為王友直所說的神祇無用論,并不符合他的利益,他顯然是并不希望看到這種想法誕生的。
他本身可還想著以神道之力,渡過千三大劫,乃至求得正果的。
王友直能明白羅賢的想法,但是顯然誤會了陸玄,見二人到來,他笑道“當(dāng)然,我并沒有什么別的意思,神祇的存在,是這方天地的必然,天地的規(guī)則注定了神祇的誕生,是不可能完全抹除的。所以我想說的是,在這種時候,一個有著成熟體系的神道架構(gòu),對于普通百姓而言,會是樂于成見的。”
“只要開頭做好了,后續(xù)普通人自然會維護這樣的神道體系存在。甚至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按照陸前輩的說法,能夠保證人死后以陰魂能夠封神,那么本身就對于祖先十分看重的凡人,會供奉出多少的香火,這些香火的聯(lián)系之下,又會誕生出多少的利益鏈條,當(dāng)這些利益鏈條綁定了整個神道體系,我想即便是人間的帝王,也無法再去推翻這個體系?!?
“當(dāng)然,修士還是需要戒備的,但是通過這個龐大的神道體系,我想神祇的處境,也會在隨后的日子之中大幅度提高,甚至出一些厲害的神祇,可以比擬玄門、魔教之中的前輩仙真并非沒有可能?!?
“畢竟太古年間,可是神祇統(tǒng)天,想來那時候的神祇,怎么也不該比如今的仙真人物來得差吧?”
王友直一方長談,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而且清晰的道明了自己對架構(gòu)城隍體系的支持。
羅賢這邊本來就對陸玄提出的城隍體系十分感興趣,如今聽到了這話,自然是更為意動了,他看向了陸玄,問道“對于這城隍體系,不知陸道兄還有什么看法或者意見想要說的么?”
陸玄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道“細微之處,倒是有一些想法,不過很多地方,其實王道友已經(jīng)說的比較明白了,這個體系說白了就是與人道王朝相輔相成,也即修行之中的陰陽相合,此為長久之道,只要世界沒有發(fā)生大變,以至于神道被根源上抹除,或者人道崩滅,否則這個體系是可以長久的存在下去的。如果經(jīng)營得當(dāng),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份很大的力量。”
相對于王友直從陸玄這里聽去城隍體系之后,再進行的一些分析,陸玄本身前世所接觸到的信息,則更為完善一些,他自然知道這個體系的優(yōu)點所在。
聽到這么一句話,羅賢當(dāng)即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嘗試以城隍體系為架構(gòu),試著弄出一個神道體系來,然后借助神都印的力量進行布局,希望能夠獲得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如果能成,也不望這一番機緣了。”
羅賢看上去有一些激動。
這也并不奇怪,畢竟陸玄和王友直如今都并不是什么神祇。三人之中,最終執(zhí)掌神都印的還是他,能夠從這個神道體系上獲得最大好處的,不出意外也是他。心中難免還是有些躁動的。
更何況此前在沒有得到神都印的時候,王友直曾經(jīng)提議過轉(zhuǎn)世脫離神道的路子,當(dāng)時的羅賢便拒絕了,認為自己可以在神道之上走出一條通天大道來,如今這個想法有了實現(xiàn)的可能,如何能不高興呢。
即便如今還只是一個有可行性的想法,但總算也是有希望不是么。
“關(guān)于城隍體系,就我個人所想,還有這些需要注意……”
陸玄見此,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妥之處,他本身也要借助著這個體系的力量做自己的事情,為自身利益獲取一些助益,既然是各有所得,也沒什么好多想的地方,于是將自己對于城隍體系的一些知識分享了出來。
當(dāng)然,所謂的閻羅和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