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師,自當出師有名。
李世民之所以明知不可再戰卻不愿松口,無非就是因為四個字‘班師無名’……
當初要打,是滿朝文武共同決定的,天下百姓都看在眼里。如今想要撤軍,自然也要找一個像樣的由頭,至少也要堵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才行。
所以即便是殿上君臣都明白,大唐已無力僵持下去了,可卻誰都不愿第一個開口勸皇帝退兵,畢竟不是什么好差事,就算李世民不追究什么,但這個‘勸退’的名聲一旦傳出去,天知道市井之內的那些百姓會傳出怎樣的閑話。
自古掌權執政者,無非名利二字,皇帝如是,臣子亦如是……
給皇帝家干活的打工仔果然是最可憐的,明白無辜的被人坑了一把,李葉唯有苦楚自嘗,誰讓這殿上君臣里便數他官職最低……
被李葉幽怨的盯著,李世民不自覺的干咳了兩聲,臉上略顯尷尬的看向別處,又露出一副為難的模樣。
“愛卿所言也不無道理,秦瓊為國征戰十數年,若是眼睜睜的看他死在戰場上,朕何以面對當年那些天策府的眾位袍澤?罷了……”
李世民仰天長嘆,滿臉無奈道“宣旨!天地恒久而不已也,朕,惜忠臣所不論已……命西征大總管秦瓊即日起整軍撤出西洲,大軍即刻返回長安!”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事情很快得到了解決……
殿上君臣紛紛松了口氣,卻唯獨只有李葉愁眉苦臉的站在原地,到底是被人坑了一把,怎能開心的起來。
李世民大抵是被看得有些尷尬,不由得臉色微沉,沒好氣的瞪了眼李葉,可似乎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作用……
長孫無忌看在眼里,不由得笑道“若記得不錯,李大人如今還身兼涼州別駕一職吧?如今西洲戰事已定,這個頭銜也應是該換一下了……”
話里有話,李世民自然聽得明白,瞧著李葉看了許久后,才莞爾一笑。
“愛卿體恤忠良之心,朕甚感慰藉,今賜爾、從三品光祿大夫銜!同領太常寺少卿……”
打一巴掌自然也要給個甜棗,一個不大不小且并無太大權利的官職,放在李葉如今這個年紀,也算得上是皇恩浩蕩了。
眾臣聞言皆是一怔,本以為李世民就算想要封賞李葉,也最多是給個四品虛銜而已,可誰也沒想到,皇帝今日卻如此大方,簡直令人不敢相信……
不到二十的年紀便已躋身三品大員之列,這是何等的速度啊!縱觀大唐開國以來,如此年輕的三品官員,恐怕也只有李葉一人有這個本事了。
人家給了臺階,李葉自然不好再給臉不要臉,躬身一拜道“微臣多謝陛下隆恩,日后定當竭盡全力為朝廷效力。”
李世民笑了“愛卿年少有為,實乃我大唐棟梁之才,朕又豈能讓明珠蒙塵之理?”
這話的意思,大抵就和‘好好干,明年哥給你娶個嫂子’之類的話差不多……
…………
…………
西征大軍班師回朝是件大事,自李世民政令頒布之后,大街小巷里一日之內便貼滿了大軍返程的檄文。
其中內容倒也簡單,無非就是李世民如何如何憂心翼國公傷病,未免大唐損失了這位國之棟梁,無奈下令大軍班師……很扯淡卻又很管用的一番話,至少天下百姓們信以為真者眾多,如此也將李世民的聲望無形中又抬高了一籌。
自李世民登基之后,幾乎是無時無刻不在想辦法為自己正名,畢竟是不光彩的謀權篡位之人,就算他有天大的功勛,也擋不住天下悠悠之口……
如今好了,陛下心念舊日袍澤,寧可班師回朝,也不愿秦瓊客死異鄉,這份情誼誰人可比?
……
李府前廳。
今日李家來了位貴客,為何要稱‘貴’呢?因為這位客人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