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決定命運,不但決定自己的命運,也能決定別人的命運。所以自李世民‘涇陽遇刺’起,李葉的命運就已注定。
他能怎么辦?
往前是死,退后也是死。為了活命,他不僅要傍住秦王府這條大腿,連東宮的胳膊也得攥牢。
無論何時,做人做事都要留有余地,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危急關頭不至于作壁等死。
彈壓文人之后,朝堂中重罪李葉的聲音喧囂塵上,彈劾的奏章幾乎快要堆滿了李淵的龍案。
自打李葉進了長安城,那些不算秘密的背景早就被朝臣們統統扒光了出來,各種栽贓陷害無所不用其極。
當然也有許多是真實的——比如他偷看寡婦洗澡,又比如他打斷了何侍郎家獨子的第三條腿……
這一樁樁一件件,放在平時不算什么,但到了這些最好搬弄是非的朝臣手中,就成了要命的麻煩。
而一向與世家貴族頗為親密的東宮,此刻卻一反常態。
李建成已經不止一次在朝堂上為李葉進言了,這讓滿朝文武深感困惑。按理說李葉與東宮毫無交集,往深了說,甚至還有些間隙。
當初秦王遇刺,幕后之人是大家心里都有數。李葉更是因此深得秦王賞識,不僅將其招為幕僚,更是讓他博得了不小的官職。
為何到了這會兒,李建成不落井下石也就罷了,還要幫其平反?
一時間,李葉、秦王、太子三人的關系,滿朝文武猜測紛紛。
…………
…………
武德九年,夏,五月末。
關外,吐蕃、東突厥等外國番邦頻頻犯境,就連吐谷渾、六昭等邊緣小國,也時常侵擾大唐邊塞小城,隔三差五便來搶掠一番。
太極宮,甘露殿。
今日殿內坐滿了武將,李靖,李勣,尉遲恭,程咬金,秦瓊,秦王世民、太子建成亦在座。
文官也有,蕭瑀,張亮,趙景慈等等,身為宰輔的裴寂坐下李淵下首,為了體恤他,李葉特意賜了一方軟塌,其受寵之隆可見一斑。
武將們不拘小節,站在殿內交頭接耳左顧右盼,文官們的神情卻頗為凝重,細細觀察一下殿內文武官員的比例,便能發現不少微妙的細節,武多文少……
不論是如今的李淵,還是之后的李世民,皆熱衷于武力,從而也造就了大唐這個尚武的朝代。
今天大家聚集于此不為別事,依舊是因為東突厥南下入侵而商討對策。
兩月前,東突厥攜十萬余眾直逼關中腹地,險些打到太原府來,后來被李世民率大軍擊潰,東突厥無奈退回云州。
但退軍并不意味著失敗,用句比較高雅的話來說,這叫‘戰略性轉移’。
大唐君臣都很清楚,東突厥如此大的手筆舉兵南下,絕不是為了搶糧搶錢而來的,他們更想得到中原肥沃的土地,美女,大丫鬟,大房子……在這一點上,東突厥君臣們的理念倒是和李葉不謀而合。
尚書左仆射蕭瑀暗暗嘆氣,看來陛下決心已定,要出兵攻打東突厥了。
老李家父子的性情皆如烈火,永遠受不得挑釁,僅看后來李世民是如何一雪東突厥之恥,將頡利可汗擄回長安,大刀逼在協力脖子上讓他跳舞。
李淵的性格比之更是不遑多讓……
這些年中原境內大戰皆休,靠金戈鐵馬打下江山的老李頭,更是心氣高漲,頗有幾分‘稱量天下英雄,而唯我獨尊’的霸氣。
如今東突厥二十萬大軍犯境,趨炎求和是不可能的,想都不要想!心氣愈高的皇帝陛下決不許這種情況出現……這一戰已成定局!
說是商議,其實只是李淵將眾人叫來宣布自己的決定。
決戰東突厥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