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意氣,李淵在做這個決定之前也有過多次思量。
如今大唐初見雛形,十來年的征伐雖耗費了巨大的資源,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年不斷的征伐,才造就了大唐如今毫無爭議的中原霸主的地位!
東突厥舉兵來犯,僅僅是為了攻城掠地嗎?近幾十年來,日漸強盛的東突厥南征北戰,周邊小國悉數被其吞并。
如同大唐一樣,東突厥同樣需要一場大戰,來證明自己霸主的地位。雙方交手之中,都以用盡力。
至于戰爭的代價……古往今來,哪一次戰爭不需要付出代價?
“朕心意已定,即日調關內河北兩道,計十萬府兵,出征東突厥!”
裴寂暗嘆一聲,不得不道“陛下請三思,我大唐如今休養之策甫見成效,民居倉廩堪堪充足,此戰兇險,耗錢糧巨萬,遑論我關中萬千子弟性命,我大唐耗十年之功而創下的根基怕是大傷元氣,再窮十年之力方可復見,故臣以為,對東突厥莫如以趨炎撫之,待四五年后再興刀兵方為上策……”
人家都打上門來了,不還手,還要求和,這不是大唐君臣的作風,不等那些武將反駁。李淵眼中露出兇狠的戾氣,重重拍了下案幾。
“玄真勿復多言,朕意已決,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協力,禮部擬草檄文,戶部撥運糧草,兵部調遣將士軍械……今日無論文武,無論政見,戰端開啟,務必各司其職,齊心協力,朕誓要將敢于來犯之敵一網打盡……”
話未說完,太子建成快步上前,跪地拜道“啟稟父皇,兒臣愿領軍迎戰東突厥!不破胡虜誓不歸還!”
同樣,李世民緊隨其后,跪地道“父皇,兒臣也愿領軍迎戰!誓將突厥蠻夷斬盡殺絕!”
就連一向為人荒唐作風放浪的李元吉,都緊跟著跪下“兒臣元吉也愿領軍御敵!”
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喊的大聲,其目中灼熱的火光隱隱欲泄。
李淵心中甚慰,別人家的兒子得其一、已是幸事。而自己這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英武不凡,怎能不讓人心生驕傲。
客觀的講,李淵在培養兒女成才的方面,的確是有過人的成績。
只是開心之余,李淵卻又皺起了眉頭,三個兒子都這么積極,選誰才好呢?
“我兒有此膽氣父心甚慰,但建成乃東宮太子,上陣出征未免不妥……”李淵話音剛落,又接著道“世民掌管門下省,天下大事父皇還要多以仰仗你,還是留在長安幫父皇管理朝政吧。”
兩句話駁回了兩個兒子,李淵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不偏不倚,一視同仁!
作為父親,他這么做也算的是公正。但作為皇帝,這無疑是將兩個兒子之間的關系再次惡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