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有如此勃然怒過了,
很久沒有如此勃然怒過了,盡管李世民這坐下的皇位來得并不光彩,但有個事實無法否認。
李世民是個好皇帝,他勤勉政事,英明果決,更重要的是,他性情謙和,很少動真火,更別提今日這般勃然大怒了。
承天門前一箭投書,如同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扇在大唐皇帝的臉上,李世民感到臉頰火辣辣的痛。
他甚至對大唐多年來的建設產生了懷疑……,朝堂,民間,不是人人在贊頌大唐中興嗎?可為何還有賊子竟敢如此挑釁李唐皇權?大唐兩代帝王,花了十多年治下的江山……果真是太平江山么?
“陛下”
殿門外,一名宦官神色匆忙地小跑而入,跪地稟道“陛下,半個時辰前,尚書左丞魏徵,在西城遇刺,所幸被兵部侍郎李葉巧遇相救,魏丞有驚無險,刺客擒下三名,余者近二十人遁逃無蹤……。”
低頭一直不敢開口的李勣聞言不由心情稍緩,悄然無聲地輕舒了口氣。
自他上任兵部之后,還未與這個經常翹班的李侍郎打過照面,不過他的事跡倒是聽過不少,朝中尉遲恭、程咬金等武將們也是對其稱贊有加。
如今看來,這李葉的確是個不可多得人才,連逛個街都能遇上好事兒,這下好了,兵部侍郎李葉救了魏徵,已然是立了一功,就算陛下發再大的火,也不好再苛責他這個兵部侍郎了。
與他輕易深厚的程咬金卻心情忽然難過起來,真是貨比貨該扔,與北衙六軍毫無干系的兵部李葉救了魏徵,還拿下了三名刺客,相比真正負責長安城防的北衙六軍,倒顯得毫無建樹了。
“好,好!我煌煌大唐京都,今日竟成賊人躍馬揚刀之樂土,好!”
李世民的臉已氣得發綠了。
砰!
一個精致的茶盞兒被摔得粉碎。
如此驚世駭俗的劣事,這得在長安城里掀起多大的風浪啊!自己好不容易積攢了些名聲,這一遭算是完了!
先是魏徵遇刺,后是宮門射箭,每一件事兒都像是在抽他的臉,而且是抽完左臉抽右臉,反復的抽……
下一刻,李世民終于發話了。
冷冷盯著程咬金、李勣二人,李世民一字一句道“卓三省六部頒發檄文,北衙六軍,聯合兵部羽林衛,闔城搜捕刺客,聽著!朕不管那些賊人下一步要做什么,也不管他們藏在哪個老鼠洞里,朕限你們十日……,不,三日之內,把他們一個不剩地查出來,朕的刀已磨利擦亮,三日之后必要砍下人頭,不是他們的,就是你們的!聽明白了嗎?”
…………
…………
天子之怒,伏尸千里。
李勣和程咬金出宮后,長安校尉營四出,大索京師,平靜的皇都頓時喧鬧起來。
大唐的國家機器緩緩開動,它露出了猙獰的獠牙,無情地碾壓吞噬世間一切敢挑釁皇權的任何生靈。
皇城西直門外,三省六部府衙內。
裴寂、杜如晦、房玄齡等一眾中樞大臣們愁眉緊鎖,身后站著一排六部官員,文吏和管事。
裴寂沉默抬頭,端起桌上的茶杯淺飲一口,又轉過身,面色陰晴不定,看著身邊幾個新晉重臣。
算算日子,自己這左仆射的位置估計也做不了幾天了。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隨著李世民登基后,房玄齡、杜如晦等一干秦王府舊部紛紛位極人臣,朝中許多重要位置都以被他們慢慢頂替下來。
可眼下忽然除了這么檔子事,令本就憂心的裴寂,不得不謹慎起來。
說句難聽話,一個魏徵的死活不要緊,宮門射箭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經這些刺客一鬧而產生的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