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是一年當中少有能放松的日子,他不如春節那么復雜,也不像是其他節日會伴隨著各種的農事等等。
方書安一直忙碌,上元節時候,總算能騰出手來,去溜達溜達。
作為上元節的代表,元宵燈會自然是必不可少。
參加燈會的過程么,正是各種呼朋引伴的好時節。作為華夏傳統,上元節也是情人節。
小兩口或者沒有確定關系以及剛確立關系的男男女女,都會參與。
沒有什么工作或者學習的壓力,所以選擇在算是大明最適合情人見面的日子。
林月華也是一直忙碌,年底不管是誰,都沒有個松快的日子。
官員們忙著處理積壓的事情,商人們一面準備過年的貨物,一邊盤點一年的買賣,還要為來年做好計劃和采購準備。
方書安產業很多,但是他根本沒有時間去做規劃。家里老管家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所以很多事情都是靠著張天宇和林月華去完成。
而他們二人受人之托,干的還真不錯,做的活計很是令人滿意。
過完年,新皇登基完畢,政事上暫時沒什么事情。而生意在年前,林月華就已經幫著方家料理妥當。
是以兩人能沒有太多心事的去享受難得的寧靜。
燈會不僅僅有普通的小燈燈謎,還有些不常見的大型彩燈。
一般來說,大燈都是各大家出錢建造,也算是為豐富燈會的種類。
“書安書安,快看哪里,大燈真漂亮,和花車一樣。
兩人被路中間一個巨大的花燈所吸引。
說是花燈,已經明顯朝出普通花燈的范圍。
當然了,主要是人家樂意,隨意叫什么都行。
“走,去看看是誰家的燈。”方書安牽著林月華的手,向那個大燈走去。
這么好的一個東西,如不是他非要加入花燈行列,可以做個其他東西,不浪費。
要說起來,個頭大還真是尤其是,不說別的,燈的直徑有兩丈,一看就不是普通富商制作。
兩人繞了一圈,發現了介紹的文字。
張府!
不用說,現在能有如此大手筆的自然是張田余。
“我就說,也就是他了,向來燒包。”方書安看著大彩燈,無奈的說著。
“那可不是單純的燒包,張家今年賺了不少錢,人們都知道,賺錢之后再不拿出一些來,總會有人有說法,所以咱們看吧。”林月華替張田余開解到。
“不管了,反正他高興就好。”
方書安不在此事上與林月華糾結,燈會是現在難得的節日。趁著這會心情好,先將其走完。
一盞大燈起到的宣傳作用,十分理想。
單看那圍著里三層外三層的人就知道,凡是來過燈會之人,都會知道張家商號經營的東西。
除了大燈,兩旁都是小燈,那些小燈上,才是燈謎的主力。
林月華很喜歡猜燈謎,她自然不是稀罕猜完以后送的東西,只是享受整個過程,畢竟,一定程度上,猜燈謎也是個人智商高低的體現。
并不是說的燈謎都能一眼看穿,有些超出方書安記憶、超出林月華能力的燈謎,還是無法猜中。
比如現在,兩人正在一個攤位前,對著一個燈謎發呆。
“不對啊,我似乎找不到什么破解的方案,你有么?”林月華問道。
方書安還在思索著,過了一會,才開口。
“我也沒有很好的辦法,還是等有緣人吧。”
兩個人雖然都有不服輸的精神,但要看什么樣的場景。
比如說現在的場合,就不是非要分出個孰強孰弱。
“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