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監稅司的設想,孫傳庭是知道的。
無論怎么看,都是個利國利民的好事,只不過遭難的會是部門主官以及下邊辦事之人。
換做是別人,尤其是那些精制的利己主義者,說不定會敬而遠之,但是孫傳庭不是,從踏入官場開始,他就沒有想著獨善其身一說。
大明到了萬歷末年,分化的極為明顯,當年那些為國為民的讀書人,變得愈發少。
尤其是東林黨人出現之后,更多人的做官都是為一己私利。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張居正倒臺之后的悲慘境遇,讓人們意識到,哪怕是強大如他,在做一些利國利民之事的時候,雖然當時借著強橫的勢力,沒能怎樣,但是在失勢之后,已然會變得十分凄慘。
如果不是大部分官員都覺的大明仍舊是參天巨擘,怎么撈都撈不倒的話,也就不會有后邊的大廈傾倒。
像是孫傳庭這樣的“傻子”,還是太少。
“閣老,我是真的擔心,如此重要的事情完不成,讓您和書安失望。”
方府,大廳之中,方從哲坐在上首,孫傳庭和方書安坐在兩側。
“莫要擔心,至少有書安在側為你助力,若不是他騰不出身,也不會難為你。不過你記得做好心理準備,那畢竟是個得罪人的事情。查稅,肯定會壞掉很多人的飯碗,你要記做好事情的同時,不要忘記自己的人身安全。”
監稅司會面對怎樣的壓力,方書安和老方兩人推演過幾次,有可能是大明立國以來反彈最為大的事情,要不是泰昌有兩件事情壓陣,現在絕對不敢動這件事情。
“那兵科的事情……”
孫傳庭有些猶豫,不是他不想去監稅司,而是兵科給事中的事情還沒有完全理順,牽扯著放心不下。
有些人就是這樣子,心里有事情,便難以投入到其他的事情上。
他費不少精力,將遺留問題和亟待解決的事情弄了個七七八八,但是呢,畢竟大明軍制還在改革的過程中,伴隨著改革的進行,不斷有新問題產生。
軍改也算是關鍵時期,畢竟光是京城,現在的軍隊就分為三股勢力,正好互相兼顧。
況且,已經發生過一次嘩變,在解決之后,對軍隊的掌控力可以說空前。
因此,兵科的事情也是很重要。
孫傳庭現在在做的事情,就是在問題還沒產生之前,防微杜漸。
為此,他和手下的官員在細化流程標準,爭取將很多新出現的事情約定到條條框框里,如此一來,不管將來是誰在做,都能有規定去執行,而不是和以前一樣,兩眼一摸黑,什么事情都要從頭開始。
“此事你放心,肯定會找一個靠譜之人,來幫你完成后續工作,不可能讓一個不像話的人,來毀掉你的心血。”方從哲安慰著他。
“爺爺倒是有個人選,不知你覺得如何?”方書安說著。
說些虛無縹緲的條件,不如直接說人選是怎樣的,那樣更加直接。
“不,不,還以閣老為準。”
雖然他與方書安關系極好,并且看方書安的意思,也有征求他的意見在其中。
此事人家能說,但是孫傳庭可不能大大咧咧的接下,那成什么事情了?
雖然說有些部門主官在確定下一任人選的時候,會詢問上一任,但是那也不過是征求一下意見,可不是非要按照意見怎樣。
孫傳庭可不是那樣護著自己圈子的人,可不想讓老方誤會,自己是要圈定什么勢力范圍。
“你還別說啊,此人還真是與你有莫大的關系。”方書安神神秘秘的說著。
“使不得啊,使不得,書安,我不是這個意思。”孫傳庭趕忙擺著雙手,示意自己并非那般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