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此事涉及到戶部以及兵部,核心的核心便是戶部。
如果他能夠說服李汝華,那么其他人都講不是問題!
而對李汝華來說,他有n個理由相信,自己能搞定。
錢財不用說,雖然現在戶部進項越來越多,但是趕上修鐵路和再建鋼鐵聯合體,錢花的也是很厲害。
而且,隨著盈余增多,越來越多人提議,是時候重建三大殿了!
三大殿,是大明持續性傷痛啊,經過幾次重建,卻又幾次損毀!
因為三大殿的缺失,就連泰昌登基,都不得不在武英殿舉行。
日常大朝會,也只能在武英殿。
對于明帝國來說,武英殿的格局還是小。
以前在皇極殿舉行大典禮,殿內站不下,殿前巨大的廣場,也能站滿低品級官員。
而武英殿的廣場就小的多,根本放不下此前那么多官員。
是以舉辦大典禮的時候,很多按照祖制能參與的官員,都沒有機會參加。
李汝華被此類事情煩惱著,畢竟他一邊需要準備大的花銷,一邊還要為皇帝考慮,何時能動工重修三大殿。
河工要錢,贖買產業的股份要錢,再加上各種建設,就算是財稅收入屢創新高,也不能滿足下邊官員提出來的預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