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獲取利潤,同時能排除一部分吸食者。
整個煙草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中,扮演者促進稅收的重要作用,不知道有多少福利和社會發展的資金,都來源于煙草。
一直到后來,大部分國家都進入高度發達以后,才考慮更多的限制煙草的消費。因為稅收的來源夠多,不需要靠著它來增加稅收。而對稅收的依賴程度降低以后,減少吸食煙草,也就能減少各種各樣的疾病,并且延長壽命。
閣臣和部院的堂官們,都驚訝于煙草帶來的收入。
不過,在吃驚之余,他們更有信心發行西北債券和大規模征收糧食了。
去歲高產,今年不少地方的夏收也不錯。
糧食征收的很順利,價格稍微低于往年,但是要比去年高。
一切事情,都在向著十分有利的方向發展。他們出兵西北,看來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李懷信對于兵馬的選擇,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苛刻。按照他的計劃,直接接管原來在遼東撤下來還沒有回去的兵馬就是。
但是去京郊各個兵營轉了轉,他又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因為經過此前嘩變事情的影響,劉綎接管了多只軍隊。在他老人家的統帥之下,和原來一樣混日子是不會再有的事情。
不管是原來的京營,還是遼東退下來的兵馬,或者是前來輪訓的士兵,都表現出了不錯的士氣和訓練水平。
說起來,一方面是李盡忠帶領的訓練團有效果,另一方面就是方書安在學院里開展的軍官培訓班。在那里參加過培訓的軍官,都比原來有更好的戰術素養,當然,新式火器的指揮那是他們必須要經歷的訓練。
最終,在京營選擇八千兵馬,在遼東回撤的部分選擇一萬五,從京城其他營區選了七千,組成他此次出征的陣容。
至于裝備,那是此前從未有過的奢華啊。
每個人身上攜帶三顆迅雷彈,擲彈兵三倍數量,還是改良版破片。不管是車營還是重騎輕騎,每個人都配有一把鳥銃,輕重騎兵的箭袋都是三壺,他們在盔甲上的區別也就是半面甲和全面甲。
實際上,就算是重騎,也比以前的重騎兵輕量化很多,得益于盔甲工藝的進步,一身重甲以前要八十斤,現在只有四十斤不到,防御能力差一點點,但是重量卻減輕一半。
這讓整個重騎的反復沖殺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正面和厄魯特蒙古的騎兵沖殺,絕對能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
而作為克制騎兵的利器,車營準備了大量的偏廂車,不過為了適應西北的地形,車子都經過輕量化,比原來輕很多,加強的鋼板同樣具有很好的防御力。
而作為火力構成,小型子母銃和虎蹲也都帶了很多。西北沒有建城,所以飛將軍和滅虜之類的重炮,那是一門也沒有帶。
為了應對厄魯特蒙古的沖鋒,火槍兵除了鳥銃外,也帶著瀕臨淘汰的三眼銃。厄魯特和明軍的交戰比較少,他們沒有女真人那么精銳的火器和甲胄,三眼銃的殺傷力還是十分理想。
除去隨身攜帶的武器之外,迅雷彈作為戰爭的重要輔助,他們帶著足足十萬枚備用!用李懷信的話說,這次去西北,他就是想用迅雷彈將那些人砸死!
整個厄魯特真正的戰士,也不過幾萬人。
他們身上帶著就有十萬枚,再備著十萬枚,平均每個厄魯特人,可能都要禁受兩三枚迅雷彈的攻擊!
這就是窮人打仗和富人打仗的區別,一個是要性命取得勝利,而另一個則是依靠裝備,這也是方書安一直推崇的方式。
迅雷彈和各種兵器,是進攻的矛頭,防御有甲胄。而另一件被方書安提上日程,也被李懷信所中意的就是戰場止血。兵部儲備了大量學院研究出來的工字紗布,用來戰爭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