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朱由校也算是有天分,窮舉法算幾組總能找到方法,不過,方書安還是制止李盡忠。
“世子,我們假定雞是甲,兔為乙,那么”
二元一次方程,最基本的運算,只要把概念講解清楚,計算不難。
反復確認方法之后,朱由校很快得到答案。
“如此神奇的么?”
“就是這么神奇。”
李盡忠丈二和尚一般看這里兩人在打啞謎,但是他能看出來,方書安說的這個東西,了不起!
至于為何了不起,管他呢,了不起就是了!
“有機會我來為你們演示更為神奇之物,到時候便知,科學的力量,可以想象不到的大。”
一番忽悠之后,朱由校總算對科學認知加深一層,只有到這一步,方書安才好向下繼續進行。
“所以說,世子,您記得,筵講官要三個人。其他兩個可以不要管,但是有一個必須有徐光啟。”
“那是何許人?”
“一個能教授西學之人,學到他的幾何計算功力。”
“又要學東西啊”
朱由校面色變得十分難看
他喜歡手工和機械,尤其木工活計,學甚勞什子的幾何
聽著就不是個有趣的東西!
方書安看出他的心思,“世子,跟隨徐光啟學好后,設計水壓機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還可設計各種新型工具:水力鋸、水力鉆”
“我學!”
方才還苦瓜臉的朱由校馬上換幅模樣,變臉比長夜宮姑娘還快。
他的脾氣還真是,方書安吃地透透的,只要能方便做活計,什么事都能妥協。
希望,是幸事吧
方書安要抓緊時間安利幾個人,至少不能讓東林一黨獨占。
作為大明著名科學家之一,徐光啟當然要拉到陣營當中,不管對于代數、幾何、基礎物理化學的理解以及對西方的了解,大明超過他的人或許有,但是職級比他高的人還真沒有。
“此刻應當是在天津衛候著,不要緊,他是庶吉士出身,做過翰林檢討,現在簡拔升任左右庶子也足夠。”
朱由校的筵講官涉及到各方勢力,方書安不能決定一個人是誰,但是多幾個人中選定一個的話,他自信在老方面前還有建議能力。
只要能定下一個徐光啟,別人便不要緊了,哪怕孫承宗依舊能當左庶子,對朱由校的影響力也不會比歷史上更大。
相比錦繡文章,未來的天啟帝更愿意接近科學,或者說更愿意當木匠
等到他親政后,對科技的支持力度也會超過各個皇帝,也不會被東林黨所左右。
三人達成一致,方書安便匆匆趕回家,他需要和老方統一口徑,保證徐光啟的位置,順便與父親方世清作別。
盡管方從哲有許多不解,但還是決定實現孫子的請求,為什么和朱由校親近,老方心里和明鏡似的。
表面上看朱常洛危機四伏,其實安穩如山,朱常洵沒有就藩之前或許有機會,如今卻是穩如磐石。
朱由校更是接近成年,哪怕有些意外,他也能順利繼位。
福王只是福王而已,成不了第二個燕王。
當人們還在搖擺不定時,自家孫子已經打好關系,現在陛下好容易松口,再去巴結的人便落了下乘。雖然他們不見得會被拒之門外,但是想要成為最貼心的體己人,希望渺茫。
但是對于遼東一事,方從哲是拒絕的。
“孫兒,你不說要好生準備考功名,怎得又動了去遼東的心思?”
“爺爺,說句難聽話,當朝諸公能認清建州部實力的沒有幾個,孫兒和熊大人見識相仿,權當是去長長見識。而且,遼東防御作戰迫切需求孫兒的水泥。技術交給別人不放心,我們還是要親自去指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