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層意思便是更好的機動性,投石機不管是利用蓄力式還是慣性式,都需器械。
如若用人工拋投,走到哪里都能布陣投彈,再方便不過。
只要防止投偏甚至落到己方陣地,便是合格的武器。
訓練和生產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但是人心卻有了變化。
熊廷弼最近心緒難平,不止他,所有將領都有類似感覺。
建奴的反應不對!
剛開始,明軍要等候秦良玉的到來,因此希望開戰的時間晚些,等到兵馬到齊,再進行整合。
大軍之間互相熟悉之后,行軍布陣可統一號令,指揮也會便利很多,如此便能最大限度利用手中的兵馬。
奴兒哈赤開始沒有動靜之時,熊廷弼心里亦是暗喜。可惜,一直沒有變化時候,卻不是那般心境。
大明的將領們便開始在內心胡亂猜測,建奴要如何?
難道說,女真兵馬要等候到冬日,大雪封山的時候展開進攻?
雖說山林他們更加熟悉,但是在大雪封路的情況下,騎兵進展也會和步兵一樣慢下來。
即使步兵受到限制,騎兵也好不到哪去。
要憑借對冬日的地形戰勝明軍?問題是明軍的裝備一樣不少,冬日保暖的手段比蠻兵先進的多,對方也沒有任何優勢。
難道是縮在大本營等著明軍攻上門?
不可能,奴兒哈赤即便是有些敬畏熊廷弼,但不會因此改變既定方針。
若是真縮回赫圖阿拉,那便遂了熊廷弼的愿。
如果可能,熊大也不想和建奴硬碰硬打野戰,將其圍困在赫圖阿拉,慢慢消耗死對方,是他最想要的結果。
建奴沒有那么傻!
熊廷弼和方書安等人分析一次又一次,和僚屬們也討論過幾次,但是都無法推斷出建奴究竟是要做什么。
還不等想明白,便有突發事情。
探馬來報,流民!
自女真地界逃來五萬百姓。
五萬流民是大事件,建奴從撫順及清河城一共也就擄走三十萬民眾,此刻竟然跑掉五萬!
試問,蠻兵手里都是燒火棍么?不然怎會一次跑掉五萬?
不合常理!
得知消息之后,經略府炸鍋了!
幕僚和將領們吵翻了天。
“流民不可靠近沈陽城!否則危矣!”李懷信斬釘截鐵地道!
“若是不管流民,有何面目去見百姓父老,那不是父母官,是屠夫!”
“李將軍說的對,流民之后必有大軍,到時該當如何?”
“諸葛武侯當年都是帶著百姓撤退,我輩有豈能拋棄大明兒女?”
文武雙方各執一詞,卻沒有發現熊廷弼在沉思。
眾人討論的觀點他明白,都是實情,不過心里別有想法。
得知消息之后,第一感覺自然是高興。無論如何,都是貨真價實的漢家兒郎,能有機會回來,便是頭功一件。
但是更多的問題又擺在面前,該在何地安置?
當中是否夾雜女真探子?
若是處置不當,激起民變該如何?
要知道撫順和清河城,都是女真兵馬化成商人獵戶入城,里應外合之下才被攻破。
如果讓流民進城,一旦其中混雜女真人,到時肯定在背后捅上一刀,不用說,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但是不讓他們進城,問題又來,安置城外?依舊是不穩定因素,如被女真人突破到城下,到時裹挾流民,還是難以應對之局。
奴兒哈赤不簡單!
但是,不能再等了,因為最新情報傳回,流民身后遠處,已經有女真哨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