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水以及油混合均勻,不會有在低溫下產(chǎn)生的結(jié)塊以及分布不均,最后導(dǎo)致成品的復(fù)溶性下降。
一百斤面粉里邊,根據(jù)不同配方加入烘焙研磨的干果,一是改善口感,再就是提高能量密度。
只靠面粉,便只有蛋白質(zhì)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需要有大量的脂肪以及適量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干果是很好的選擇,各種營養(yǎng)豐富,磨碎之后能與面粉形成良好的混合體系,同時又能保證不會輕易變質(zhì)。
不同干果以不同比例調(diào)和,可能會影響到最后的成塊性以及能量含量。
方書安也只能憑借大概印象,現(xiàn)在沒有分析設(shè)備,只有大體上的概念。
一步到位肯定是不可能了,只有用笨辦法,拿不準(zhǔn)的地方多做幾組實驗。
實驗階段,和面的工作要人力攪動完成,后期需要大量生產(chǎn),利用水力或者風(fēng)力的和面機(jī)器即可。
和面以后便是壓制面餅,依靠人工過于麻煩,好在輥?zhàn)硬⒎鞘鞘裁锤呒夹g(shù)的東西。
只不過實心木樁支撐的輥?zhàn)樱綍部墒堑谝淮我姡瑳]有合格的食品用304或者316l不銹鋼,原木是最方便的型材用料。
嘎吱嘎吱的木齒輪傳動,讓方書安的心跟貓爪撓似的,所以他更加渴望造出滾珠軸承。
沒有那種軸承的前提下,潤滑的手段實在是太不方便,而且磨損率也極大。
即便如此,孫傳庭還是很稀罕的左看右看,“書安,這些東西,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他看見壓面餅的機(jī)器,充滿好奇。
人工手搖把手,帶動幾個輪子旋轉(zhuǎn),最后帶動輥?zhàn)樱瑢⒚鎴F(tuán)來來往往轉(zhuǎn)上幾圈,壓制以后便成為長長的薄片。
“這有何難,我只不過是把搟面杖和面板變成兩跟相對的搟面杖,道理多簡單。”
孫傳庭一時無語,白了他兩個大眼珠子。
你以為人們都和你方書安一樣聰明?
這是你的天分好不好!
若是世人隨隨便便想到,攤上賣餅的小販,何需費(fèi)勁的用手搟餅。
相比和面以及壓面機(jī),難度在烘烤上,沒有精確控溫的條件下,如何把握火候是個問題。
由于傳統(tǒng)烤箱只有幾百度的溫度,直接火烤便會超溫導(dǎo)致失敗,間接烤的話,距離和爐子的搭建都是需要克服之處。
最后無奈之下,只好采用折中的辦法,利用木炭烘烤,不見明火。
爐子下邊是加炭去灰的空間,中間插上鐵棍,形成上下隔離的區(qū)間。
為盡快找到合適的爐溫以及炭火和烤盤的距離,方書安同時砌了幾個爐子。
別人或許不明白,但孫傳庭知道,這是和上次射擊一樣的方法,比較幾種情況的優(yōu)劣。
叫什么,單因素變量實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