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收落第的舉子或者其他書院畢業的讀書人?
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也是最開始方書安就進行過思考的問題。
經過一次次新發現以及一次次提煉之后,他已經有了套相對比較完整的方案。
人才缺口最大的是新型火器的使用者們,但是,他們招進學院,安排進軍隊去打炮,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后世共和隊也是到新世紀開始后,才將大學生放進軍營,此前,一直是在各條線支援國家建設。
此時的舉子,不管含金量怎樣,至少在人數上,可比后世大學生少得多,要是安排進軍營當火炮基層指揮官,那些言官能彈劾死經手的所有人。
當然,除軍營外,其他地方也有大量需要有基礎科學素養之人。
不說別處,就是現在各個工坊的帶頭人,仍舊是老匠人們。
讓他們去將方書安或者朱由校設計出來的圖紙變成實物,問題不大。
雖然偶爾也有將煙囪挖成井的故事,但是大多時候能用。
而且二人現在沒有那么多時間投入到具體某個事情的設計之中。
再說,方書安不是什么都精通,很多時候他的是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讓他去設計那些并不是多么重要,卻又不可缺少的東西時候,絕對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
整個西山工坊里邊,除卻宋應星具備自己研發設計的能力之外,更多的是匠人,便是按圖索驥之輩。
所以說,方書安需要更多的學科帶頭人,起碼先將工坊的攤子接過來,成為具有將方書安的理念轉化為圖紙之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正交實驗或者單因素變量試驗,拿到可用的方案。
在傳統讀書人眼里,這都是匠人籍的卑賤活動,所以要說服人們進入此行業,也十分困難。
不過么,方書安既然想到困難,也已經提出來解決方案。
若是讓他只是畫圖設計,那可能就是個匠人,但是加上教書?
那就馬上不同了,自古以來,科舉不中不要緊,也能成為教書育人的私塾教師,只要給他們按上一個教師的名頭,馬上就改變了。
所以說,后世大學里邊的教授,不管多么忙,都會安排教書育人的工作,畢竟只從事實驗,在學術研究最開始的年代,并不是被人高看一眼的工作,尚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準備。
再一個,方書安的撒手锏,就是監稅司。
現在還不能大張旗鼓的去宣傳,若是被有心人察覺到,那就不好辦了。
但是學習算學之后,可以先進入戶部、工部、兵部等需要基礎運算能力的部門,畢竟那些地方對于算學是剛需。
此前,這些書記類的計算職位,也都是一些舉子在候缺,不過只是吏員,所以并沒有形成多么火爆的局面。
方書安培育出來的落第舉人,計算能力怎么也比那些就知道八股文的士子強多了,只要他們站住腳,以后就是機會。
再一個,便是商業上的需求。
不說其他,就是現在經手各家產業的帳房,已經累得要死要活,畢竟方書安下掀起來的產業,每天產生的流水都是海量數字。
現在記賬方式,每高一個層次,賬務的數據便是幾何級上升,在沒有現代化記賬方式出現之前,帳房需要的人手和壓力實在是大。
所以說,方書安會將經過學習速成之人,安排在各級帳房掌柜之類的崗位上進行輪換,一旦他們能挑起大梁,那么整個與方書安相關產業的賬務問題,就能極好的解決。
記賬之外,規范新式財務體系以后,就是要開展銀行票號系統的建設了。
現在,雖然各家商隊推出具有各種特色的運送錢財的方案,但是對于交通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