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等將眼睛放上去之后,一切大不同。
不過是一滴水,已經能看清里邊的各種微生物和雜質。
而且,視野一點也不差,甚至于比當年他第一次見到的教學用顯微鏡還要明亮。
畢竟,那時候的反光鏡只有一點,現在可是弄個個巨大的反光鏡啊,雖然說反射率不如鍍銀玻璃鏡,但是它大大大……
技術不夠,尺寸來湊。
無腦大還是能解決一些問題!
不過么,粗細焦準螺旋制造的還是有些粗糙,達不到后世那種順滑的效果。
鏡片表面也差一點意思,偶爾以為是雜質,轉來轉去發現是視野里的東西,說明是打磨的還不夠精細。
不過,已經足夠驚喜了!
將是這個時空第一次正式踏入微米級的視野!
方書安聲音甚至有點顫抖,是他在此前的發明創造里邊從未有過的情況。
或許,是第一次接近現代科學,帶來的震撼?
他壓制住自己激動的聲音,抬頭看向四周,說到,“你們……都看見了吧……”
蘇茂珍也是激動的點點頭,“方少爺,都試過了,這次小人真是服氣,都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以前也就是說說而已,此番是真的漲見識。”
等等?
啥意思?
合著……自己做出來的顯微鏡,是為弘揚佛法來的?
不過,這個沒辦法,有時候,事情就是殊途同歸。
牛頓還曾經說過,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呢。
“東西整體來說沒問題,但是咱們還是需要加上能旋轉的物鏡,哦,那就是下邊的鏡頭。”方書安說著,指指靠近載物臺的物鏡部分。
“至于目鏡,做成抽取式便好,旋轉方式,并不算方便,還有,焦準螺旋做工需要更加嚴謹,鏡頭打磨要更細微。
平日里的單照鏡,沒有如此高的放大倍數,所以看不出來,在高倍數放大之下,如果表面處理不好,所有瑕疵都會表現出來,成倍放大。”
蘇茂珍見狀,趕忙解釋道,“您說的是,我們就去更改,不過,這個是樣品,代表不了咱們的手藝,都是為趕進度,先造出一個東西來,好叫大家放心。”
最早提出顯微鏡概念以后,雖然因為方書安的名氣,大家都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心里都在泛著嘀咕。
在怎么說,他們也是玩了半輩子鏡片,各種各樣的組合也試過,但是不曾有人琢磨出來過顯微鏡這樣的東西。
蘇茂珍其實也懷疑,但是他有個優點,就是比他能的人提出來的東西,沒本事證明不行的時候,只有去按照人家的思路干,生干那種,反正不需要自己動腦子,按照設計思路都就是。
這樣的活計,干起來其實相對輕松的多。
所以,他才沒白天黑夜的拼命干,就是要堵住別人的嘴,也堵住自己的心。
不能因為自己不用心,將方書安的名聲破壞掉。
“好,那你們在新樣品上好好打磨,需要改進的則繼續完善。”方書安說著。
見他如此,蘇茂珍疑問,“那眼前的如何處理?”
方書安笑笑,“自然是珍藏起來,以后放在博古架上,將來做一個博物館,將所有設備的第一臺原型機都放在一起,也好見證咱們這些人,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造出一個又一個新家伙事。”
眾人自然是同意如此辦法,匠人們想在歷史上留名不容易,但是要能進博古架,那就不一樣,起碼邊上的介紹文字,會說說當時的背景和制作人員,如此一來,不管顯微鏡如何發展,人們只要在館里轉轉,總能知道,當初的開山祖師里邊,有蘇茂珍這樣一號人物。
……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