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未必沒有錢,只是覺得沒必要而已。
就好比原身,她出生的時候,親媽決定了要從孟招娣,孟盼娣,當中選一個作為她的名字,但被她親爸攔住了。
改嫁了以后對她的愛實在有限。
看她現在住的屋子就知道了。
她只能住儲物間,沒有窗戶,終日曬不到太陽,潮濕陰冷,光線昏暗。她不能住好屋子,是家里沒有多余的房間嗎?不是!
家里有一個光線很好的客房,只是寧愿空著也不給原身住。
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這是在劃分等級!這是告訴她,人和人之間是有區別的,讓她知道她的本分,她是一個女孩子,就算對這個家有再大的貢獻,也別想爬到男人頭上長輩頭上當主子!
在這樣的家庭里,無論你多努力,如果人格沒有獨立,就會開始自覺地,不自覺的,被驅使著推搡著,迷迷糊糊地一退再退,最后變成下一個樊勝美。
這家人臉上寫了敗類這兩個字。
這家人吃原身的經歷,完全可以寫成一本書。
盛夏的傍晚,微風帶來了一絲涼爽,驅散了白日里的熱氣。
正是合家圍著餐桌,一起用飯的時間。
孟溪去盛飯,電飯鍋里的飯,只夠填碗底的。
“米加得少了,你就將就著吃。女孩子要苗條一點才好看,吃多了,長肉了就不好看了。”
言下之意就是長胖了賣不出價。
飯桌上氣氛熱鬧,有筷子碰到碗碟邊沿吧唧嘴喝說話的聲音。
孟溪去夾雞腿。
她媽一筷子打了下來,然后給兒子夾了個雞腿,給她老公夾了個雞腿。
“今天雞腿買的少,這是給你弟的,梁子,你快吃。老公你也吃。”
她媽給自己夾了個雞腿,看著盤里的剩下的幾個雞腿,對孟溪不咸不淡地說“你生病了,要少吃肉。”
“你吃白菜,白菜維生素多,纖維素多,吃了對身體好。”
孟溪心里的白眼兒差點翻上天。
一家四口,一鍋飯,兒子老公老婆拿大碗乘,女兒連碗底都填不滿。
十來個雞腿,兒子四個,老公四個,老婆兩個,女兒一個都沒有。
米飯故意煮很少,不讓吃雞腿,是家里沒米下鍋嗎?是家里沒錢多買一個雞腿嗎?不是!是原身做了罪大惡極的事情嗎?也不是!
她是垃圾桶里撿來的?還是不如一只狗?孟溪對狗沒有任何偏見,只是純粹就事論事,畢竟狗還能啃骨頭,喝到肉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