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并不覺得以強帶弱的思路有什么問題,因為至少強者不會跟弱者同流合污,例如上課不聽老師講話,例如一道簡單的掉渣的習題在弱者面前就是道送命題,眼神昏昏然,茫茫然的不知所措。但是,前后左右全是弱者,也就忍了,偏偏同桌的女生,不僅弱,還難看的很,老師你是想怎樣,幾個月前這里可是坐著一位仙女,好吧,坐過一位仙女,可你調來一個神女是什么意思?充其量也就是這位可能得了鼻炎整天吸鼻涕的神女永遠不會像仙女那樣突然消失掉?算了!高手永遠是寂寞的。永遠不要想“傳,幫,帶”的事情,永遠!所以,上課時,前后左右經常交頭接耳,有時也會打擾認真聽課,于公于私本該阻攔,但是,老師,你想錯了,我能忍,讓這些爛泥爛到地里,因為他們都是新來的,沒有交情可言。
弱者的強項就是適應能力特別強,在他們認識到坐在他們中間位置的是位絕頂高手之后,于是便在站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養成了先站起身,發會兒呆,然后用可憐至極的眼神求助,每次都望著他們笑笑,并用力點點頭,給他們加油,試圖用這種方法去告訴他們“你行的,不用靠我你也行,只要你開口,是的,大聲說出你心中的想法,說出你的理想!你離成功就差一步,只要你開口!”
然后弱者便開始胡說一番,或者理直氣壯的回答“我不知道”,然后才是最想看到的場景,有時也包括老師在內,哄堂大笑。可是位君子,要保持風度,盡量在這樣的時候笑的不是最大聲。好吧!成功被羞辱的弱者們,不管多沒臉沒皮,坐下的時候永遠是紅著臉,臉上寫滿了尷尬。如果老師不反對,真的想在他們的臉上都寫上“尷尬,尷尬,尷尬。。。。。。”
每個人尷尬之后的反應都不一樣,最直接的就是報復!所以經常會受到粗魯的對待,沒事課桌就被人挪凳子的過程中撞得書包都快掉出來,或者在離坐的時候還能踢到的凳子,諸如此類,無休無止。如何,這是把尷尬歸咎于的不幫忙么?或者你們該認真想想是不是應該認真讀讀書,或者仔細聽聽講?并沒有,只是把尷尬的源頭理解為來自于的優秀,也許吧,如果像弱者那樣平庸就不會受到那樣的對待。
好吧!你們這是在吹響戰斗的號角。“四班將士何在?敵人侵入我土,傷我同袍,我們必須拿起武器,把這些野蠻的敵人趕出去!就算老師會反對,至少要讓他們在我們腳下生活,請你們回頭看看,你們身后是四班的老弱婦孺,我們要用行動告訴他們,至少在敵人的刺刀捅進我們胸口之前,她們是安全的!殺!!”一場激烈的戰斗,在沉默中突然爆發,那是在一場集體大掃除的時候,原本該發出的聲音,掩蓋了戰斗的激烈。好在大家都很單純,除了手腳和后背,都不敢攻擊其他地方。
“吱~兒”本是關閉的城門,突然被人推開了。戰斗雙方都被這個變故嚇的玩起了“木頭人”哦!出現的不是老師的臉,是張比老師可愛的多的臉,精致,柔美,用多年之后才被發明的一個詞就是“軟妹子”,簡直了,軟妹子中的軟妹子比軟妹子還軟妹子的軟妹子。她居然是來找那個病入膏肓,鼻炎晚期的同桌借書的,好像她們熟稔的很。傻乎乎的軟妹子從容穿過戰場,從神女手上接過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又從容的走了,什么情況,軟妹子你看不見滿地的血流漂杵么,好吧,沒有血,但是漫天的殺氣你也感受不到?好吧,傻傻的軟妹子,你是真的傻。
“暫停,如果不想都被趕出學校,我們最好以后井水不犯河水”
“同意”
一言便化干戈為玉帛,相信也源之于自己的優秀,顯然弱者被趕出學校的幾率要比他這個“頭牌”要大的多,大的很多的那種大的多。
“她叫什么”
“誰”
“借書那個”
“她。。。。。。”